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零丁客鄭天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在《禮記·檀弓下》有這樣一個故事,孔子一行人路過泰山腳下,遇到一個婦女在墓前悲傷哭泣,聖人被哭聲感動,就讓徒弟子路去打聽一下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婦女一家人都被這裡的老虎吞噬。孔子問這婦女,為什麼不離開這個有虎患的地方,婦女說這裡沒有苛政,當然也就沒有暴君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告誡弟子們,說出了歷史名言“苛政猛於虎”,是要弟子們明白,為官不可以對下剝削,而更不能對上助紂為虐。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打江山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舊的權貴,組織,也不是讓自己取代舊的為目的,而是安天下,救天下。是讓民不抱怨,沒有煩惱憤怒,沒有恐懼猜忌,沒有壓抑暴戾,沒有絕望迷惘,這樣才是安天下。那什麼才算是救天下,就是寧可讓老百姓奢侈,而坐天下的人只能節儉,寧可自己飢餓,也不能讓民有菜色,讓民在衣食住行沒有任何壓力,生老病死沒有任何壓力,這便是救天下,所謂救是救人。假如成千上萬之民因為居所要負債累累,因為看病因為費用而捉襟見肘,被強者凌辱衙門卻是作壁上觀,教育不能普及所有人,甚至不能把人教化成社會脊樑,反而教化成了助紂為虐的幫兇,或者拿人民搞人海戰術去死,這些都不能屬於救天下。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什麼是天下,《六韜•武韜•順啟》說“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呂氏春秋》又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孟子》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只有無道之國,才是沒完沒了橫徵暴斂,官僚享樂主義盛行,放浪形骸,驕奢淫逸,最後土崩瓦解,民怨沸騰,大家都巴不得內有亡統治外有敵侵略,因為無道之國不是與民同樂,是把天下服務給他們少部分人。民如果有抱怨,有哀鳴,怎麼會效忠社稷呢,那些狼狽為奸的官商只顧利益,他們又怎麼會做到與社稷共存亡呢,一是全家棄國而去,二是投降繼續發揮本質工作。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造成苛政的不就是廟堂那些人嗎,有暴君自然有暴政,整個集體都是殘暴,恐怖的,為了維持他們的窮奢荒淫,為了捍衛他們的魔杖,他們害怕萬民有善良之心,有正義感,所以他們就用鄭衛之聲,北里之音的娛樂化,拜金主義讓萬民徹底墮落,腐化,淪為有著魔性的軀殼,他們要讓一個民族都喪失靈魂。對沒有被社會環境異化的人,他們用莫須有打壓,醜化其有罪,誤導民眾,用輿論摸黑,甚至進行肅反,鎮壓,流放,批鬥,槍斃,整個天下陷入無休止的階級鬥爭運動中,到處都是敵人,特務,前蘇聯,現在北韓不就是這樣嗎。《論語.里仁》說“德不孤,必有鄰”,無道者最後都是土崩瓦解,眾叛親離,所以前者解體,後者有脫北覺悟人。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民不能反抗,可以選擇離開,寧處虎患當中,也不想居於人禍之下,人比動物還恐怖。對一個朝廷而言,無論是大批人逃離,還是正規手續移民,都是對這個朝廷的失望,恐懼,充滿著仇恨,對廟堂那些人是極度厭惡的,那這樣的朝廷就是屬於土崩瓦解,眾叛親離,不得善終,而廟堂者的合法身份也是名存實亡的,當邊塵驟起,廟堂無可用之兵,無敢死之士,最後只能口頭上譴責,抗議,私底下割地賠款。所以,歷史雖然過去,但是故事依舊循環,坐天下者不可不慎啊。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2018.6.20榆木齋

讀《苛政猛於虎》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