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城,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長城是世界七大遺蹟之一,是中國享譽世界的歷史瑰寶。

西起嘉峪關,東至嘉峪關,橫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十多個省份。

全長2.1萬千米。堪稱歷史上的一大奇蹟。

關於長城,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但是,在這光輝的建築背後,卻是幾十萬人的血與淚。

當年,秦始皇嬴政為了抵擋匈奴,派蒙恬大將軍率領30多萬大軍,北驅匈奴至境,然後開始修築長城。

在古代,沒有挖掘機和先進的工具,全靠人工一個一個搬運,加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場景比打仗還要殘酷。

這裡科普一下:長城最早是在西周時期開始修建的,只不過秦朝時期修建的長度最長,達到了6000多公里。所以一般流傳的是秦朝開始修建的長城。

而且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基本上是明代修建的部分,秦朝修建的長城已經成了遺址。

關於長城,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修建長城的環境十分的苛刻,周圍群山環繞,都是險山陡坡,而構建長城的巨石都是需要人工搬運,體力不支就此喪命的不在少數。

秦始皇在建造長城的原則是:

1.“因地形,用險制塞”,出入的塞口都要設置在山谷之間,形成天然的要塞,易守難攻。

2.烽火臺都必須設立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一般都是山坡的坡頂,這樣方便烽火被哨兵看到。

3.城牆需要建造在視野開闊,地勢高的地方,所以長城基本上都是沿著山的脊樑建造。

這樣的設定讓修建長城變得十分的困難危險。

關於長城,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那麼,為什麼諸多朝代不顧危險和人力物力都要修建長城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當時的匈奴。

匈奴其實就是現在的內蒙古一帶,地大草多,特別適合養馬養羊。

匈奴人天天吃著羊腿,騎著馬兒,不僅人高馬壯,而且性格彪悍,擁有高超的馬術和箭術。

當時打仗全靠冷兵器,中原的地區的步兵根本不是匈奴騎兵的對手,每次匈奴一來,必然損失慘重。

關於長城,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每個朝代的皇帝都對匈奴十分的惶恐,要不是匈奴戰線拉得長,糧草不夠,早就滅國了,所以才痛下人力物力去建設長城。

多少人只是看到了長城的壯觀和輝煌,卻沒有深思長城背後的鮮血,希望大家能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