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500年:部派佛教時期

佛教2500年:部派佛教時期

從佛陀創教至其逝世後的100 餘年間,在佛教史上稱為原始佛教時期;公元前4 世紀至1 世紀大乘佛教興起前,稱為部派佛教時期,此時期又可分為前期與後期,公元前4 至前3 世紀發生根本分歧,原始佛教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根本二部。公元前2 至1 世紀根本二部又各自分裂為若干派,共約18派或20派,佛教史上稱此為枝末分裂。

(1)部派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在佛陀去世後的百餘年間,摩竭陀王國日益強大,又吞併數國後,國勢日強。佛教在國王的支持下,日益流傳。但由於印度各地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且風俗各異,各地教團內部對教義、戒律的認識發生了分歧,並日益加深,統一的教團必然發生分歧。

公元前4 世紀摩竭陀王國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 年),於公元前317 年統一了印度北部。至其第三代國王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 年)即位後,又發動了統一南印度的戰爭。據銘文記載他在戰爭中殺了10萬餘人,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空前的統一國家,所以孔雀王國又稱孔雀帝國。阿育王在統一過程中及統一後,大力提倡佛教,並一度成為國教。

佛教2500年:部派佛教時期

(2)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原始佛教於公元前4 世紀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佛教文獻對其分裂的原因與時間的記載有所不同。

此後,堅持改革戒律的比丘召集徒眾萬人,另行結集,此派遂得名大眾部。

另據北傳佛教《異部宗輪論》等文獻記載,此次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對教義的不同見解。原始佛教主張,人人均可經過修道,得到解脫,達涅槃,但僅釋迦牟尼可稱為佛陀,其它世人在得到解脫後,僅稱為阿羅漢,是為修行的最高標準。此時,摩竭陀國一著名比丘大天認為原始佛教把阿羅漢作為修道的最高品位不正確,因為阿羅漢仍存在侷限性,內容是:①" 餘利誘" ,即雖脫離一切煩惱,但仍有人的生理機能與情慾;②" 無知" ,雖已繼絕了產生煩惱的" 無明" ,但仍有無知之處;③" 猶豫" ,對修道解脫雖無任何疑慮,但對世俗某些事物仍存疑惑;④" 他令入" ,雖已證知羅漢品位,但必須經他人指點:⑤" 道因生起故" ,即必須不斷髮出悲苦的嘆聲,至誠稱苦,始符合教義。這些主張遭上座資深長老們的反對,被斥為" 五事妄言"。由此附合大天" 五事" 的僧侶逐漸演化為大眾部,上座長老則成為上座部。

關於兩部分裂的原因,南傳與北傳佛教文獻記載雖有不同,但是其原因既有教義的分歧,也有戒律要求差異。實際上,這些差別早在佛陀在世時就已存在,其弟子中已有重戒律者與重教理者之異,佛陀之言多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對症下藥進行說教,故逐漸產生了對教義理解的差異。有的尊內容,重自由,有的則重形式、尚保守。且在佛陀逝世百餘年後,在佛教流傳過程中,師承有異,時代有變,各地區語言風俗亦不盡一致,凡此種種,均造成分裂之加劇,而導致最終分裂。

佛教2500年:部派佛教時期

(3)阿育王護法

阿育王是印度佛教史中著名的護法王。相傳,他最初不信佛,在多年征戰,特別是征服印度南部羯陵迦後,痛感戰爭殺戮之殘酷而皈依佛法,大力宣揚佛教,並在各地刻石銘文,至今尚遺存30餘處。他還為保障信仰與正法,設置正法大官,主持社會道德與慈善事業。為宣揚佛教,廣建寺塔,據說他曾建84000 座塔寺,著名的雞園寺即建於此時。當他發現佛教教義發生分歧,僧團內混有許多外道信徒不守佛制時,曾在華氏城舉行千人結集,編訂一書《論事》,列舉了兩部派的不同論點,勘定是非,成為研究部派佛教之必讀之書。

此次結集後,阿育王派出使團前往各地傳教,公元前3 世紀時曾派僧團將佛教南傳至錫蘭(今斯里蘭卡)和緬甸,北傳至阿富汗及中亞地區。1 世紀時傳入中國,又由此傳入朝鮮、日本,佛教遂發展為世界宗教。

至公元前2 世紀,兩大部派又多次發生" 枝末分裂" ,各分成若干小部派,南傳佛教約分裂出20個部派,北傳佛教約分裂為18個部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