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都有各色方言版,爲什麼要孩子學標準倫敦腔呢?

育兒群裡,討論如何"教"孩子學英語成了每天上映的戲碼。

有的媽媽分享了他們日常遊戲來教英語的方法,比如說一個人做動作或者發出聲音一個人去猜,一般都是些簡單的動物之類的,在玩中學習動物的單詞!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家長的分享的,總是覺得孩子的學習不能太過於刻板,一定要結合孩子的性格,寓教於樂,激發興趣,邊學邊玩!

而另一個家長的孩子僅僅只有五歲,她也分享了很多他們日常讀英文繪本的視頻,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孩子只有五歲,可英語的發音真的挺純正,讓我這個雖學了N年英語,但依然很小白的老阿姨真的自慚形愧!

只是在發出的視頻間隙,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細節,孩子讀了一半的繪本不想再繼續了,可媽媽依然堅持,還說馬上就讀完了。那個孩子甚至還有揪頭髮反抗的舉動,可那位媽媽依然堅持要讓讀下去!

孩子服從了,帶著哭腔又繼續讀了下去,只是明顯有些敷衍,那位媽媽還在不斷的幫著糾正發音!最後跌跌撞撞總算是讀完了!

後續小傢伙的情緒是怎樣的我們不知,只是覺得孩子的天性不是應該多些童真?多些玩耍?多些自己的空間?

確實小朋友"學"一些東西,提高自身競爭力很重要,只是合理引導很重要,寓教於樂也很重要!

普通話都有各種方言版,為什麼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標準倫敦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