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目标2030年加工食品减盐20%

4月18日,由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推出了《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建议食品企业作为减盐工作的实践者分阶段实现减盐目标,

争取到2030年各类加工食品钠含量均值分布继续下移20%

中国首次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目标2030年加工食品减盐20%

摄入过多盐可以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多种慢性病,减盐行动已经成为全球控制慢性疾病的共识。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启动了全国性减盐指南或行动,中国现在也成为其中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天,远远超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的6克/天,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小于5克”的两倍还要多。

中国首次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目标2030年加工食品减盐20%

加工食品是消费者摄入盐的重要来源。超市里,薯片、饼干、麦片是人们经常购买的三种包装食品,随机选择了三款商品(104g罐装的原味乐事薯片、85g袋装康师傅美味酥饼干、27g*20规格的盒装桂格燕麦片),按6克/天的标准,吃掉一份这样的食品,会摄入的盐份分别为658毫克、425毫克、45毫克;相应地占到人均每日盐摄入量的11%、7%、0.7%。

对比来看,方便食品中的钠含量要高很多。一杯83克(面饼+配料)的汤达人方便面中,钠的含量达到了1962毫克;一小块10.7克的浓汤宝莉,钠含量为779毫克,可以直接食用的泡椒凤爪(100克)也含1424毫克的钠。吃掉一杯汤达人加一包凤爪,就摄入了3386毫克的钠,超过了日均摄入量的一半。

中国首次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目标2030年加工食品减盐20%

《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综合了各国减盐措施以及工业界减盐经验,按类别提出了我国食品工业减盐基本原则、目标、技术程序和研究需求。建议食品企业参照同类食品钠含量的平均水平和分布状况,通过改善工艺、口味调节等多种技术减少钠盐用量,达到行业整体下调盐的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