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在网络购物风行的时代

实体商超关门屡见不鲜

近日,青岛又一家大型商超

崂山区大拇指广场华润万家超市

停止营业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这是继4月19日

麦凯乐新都购物广场停业

4月30日

青岛永旺百丽广场店停业后

半个月内关门的第三家商超

4月26日,青岛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海尔路分店发布了公告顾客书,宣布华润万家海尔路店(即崂山大拇指广场店)将于2018年4月30日停止营业。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以下为公告顾客书原文:

各位亲爱的顾客朋友,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华润万家的支持与关爱!我们抱歉的通知您,因区域经营调整,华润万家青岛海尔路店将于2018年4月30日停止营业,自4月27日起门店营业时间调整为8:30-17:30,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此前,曾有网友在网上发表评论

大拇指华润万家超市里的商品

正在五折出售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也出现了很多空货架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就在同一天,百丽广场的永旺超市也因合同到期,停止营业。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2018年4月19日,麦凯乐新都心店停业;

2018年4月30日,华润万家海尔路店停业;

2018年4月30日,青岛永旺百丽广场店停业。

在刚刚过去的不到半个月时间内,

青岛相继有三家实体商超闭门谢客,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

但往往都逃不过临近商圈的崛起。

麦凯乐新都心店旁,凯德mall以优越的位置和精准的定位收割了一大波的粉丝;

而在崂山大拇指南侧不远处,利群金鼎广场和金狮广场相继开业,加上原有的崂山丽达,使得大拇指广场的处境不免有点尴尬;

百丽周边竞争更为激烈,近有东部佳世客、麦凯乐两大传统商场,西有全青岛消费者都为之吸引的万象城,无不抢占着百丽的消费群体。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从2011年至今,

青岛关门的商场还真不少。

乐天玛特城阳店(2011年2月关停)

乐天玛特城阳店

在2009年3月开业到2011年2月停业,

仅仅“存活了”不到两年时间。

四方乐购(2013年6月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乐购刚刚开业时的火爆场景历历在目,

但好景不长,

因管理团队不断更迭,

乐购败下阵来。

城阳沃尔玛(2013年12月18日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城阳沃尔玛2010年11月正式营业时,

也曾红极一时。

没想到,三年后也闭店了。

山东路巴黎春天(2014年9月1日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巴黎春天曾是青岛高级百货地标,

但最终因新兴的购物中心的冲击,

导致人气不足,败下阵来。

李村佳乐家(2014年12月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近年来,李村商圈竞争不断升级,

这个来自潍坊的商超集团,

在坚守8年后,选择了退出。

乐天玛特山东路、崂山店(2015年7月关停)

继乐天玛特青岛城阳店关门后,

2015年7月底,

山东路店和崂山店同时宣布停止营业。

这意味着,

乐天玛特在青岛开的三家门店全部关门。

阳光百货(2016年8月28日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阳光百货于2003年9月29日开业,

这里曾经是青岛人心目中的高级商场。

里面的商品动辄四五千,

普通小白领根本不敢进。

最终,这座陪伴青岛人

13年的商场也难逃关店的命运。

家乐福辽阳路店(2017年12月28日关停)

青岛这家超市也关门了!不到半个月3家商超停业

去年年底,

商超巨头家乐福在关闭了

其在青岛经营的辽阳路店。

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任重而道远。

在电商不断崛起的时代,

实体百货能否成功逆袭?

让我们共同见证。

实体百货店走出困境的办法和出路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百货业,2014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7898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则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国101家会员企业经营面积同比减少6.6%。对于诸多地区出现百货店关门的现象,业界称之为“闭店潮”。

这进一步说明当下的实体百货业,生存,环境严峻!发展,颓势尽显!

在全行业生存危机日益凸显的时刻,创新求变、转型突围,自然而然成为学界、业内的共识。正如家乐福全球副总裁唐嘉年所说“任何零售业态都不会消亡”,主流零售形态的百货店肯定不会消亡,但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的辉煌。那么,未来的百货店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一、多种业态共融并进

百货业需要大胆地调整转型

事实上,实体百货的救亡图存,早就不再停留于口号,诸多身处困局的实体百货店两三年前就已经集体进入调整转型阶段。其中,“业态”方面的调整重组最为明显,收缩百货品类尤其是服装品类占比,放大“餐饮”及“休闲娱乐”,成为实体百货店吸引人气的主要武器。

作为全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万达集团就于近期传出将关闭10家亏损严重的百货店,并压缩25家经营不善的百货楼层;甘肃近邻的宁夏新华百货亦定下目标,未来实体店将以打造综合餐饮、娱乐服务等项目的综合类购物中心转型,同时积极探索电商经营模式,把实体百货店打造成电商线下的体验店。

百货业的兰州同行们,同样正在自我调整,华联东方红购物中心着力营造的超千平方米的室内儿童乐园,主打“游乐场”概念吸引家庭消费;10月份新鲜登场的亚欧商厦7楼特色轻餐饮,引进了权金城韩式料理、成都名小吃蓉城小巷、猫大侠烤鱼、重庆潮火锅、壹名小厨以及爱茜茜里、恒记甜品等等特色美食。

二、“去百货化”

购物中心模式将大行其道

各种跨界、混搭、组合创新,各种网络元素、移动科技、电商概念等等,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百货店内。百货店会变得越来越不像百货店。业内观察人士断言:体量大的百货店将向“大而全”的购物中心方向发展。体量小的百货店将向“小而精”的线下体验店方向发展。

在百货店黄金十年中,占比超高的纯商品经营特别是服装经营、家电经营,重要性会持续下降。而拓展的方向也将从餐饮延伸到更多的领域,不排除有些百货店比购物中心更“购物中心”。有机会扩建的百货将变身真正的购物中心。而不能拓展物理边界的百货店也会走“微购物中心”之路,这种袖珍型购物中心将显得更加精巧别致,业态布局、品类组合、品牌搭配更显匠心。甚至利用其区位优势,坚持“被集成战略”,向所处的商圈借势借力,成为“天然购物中心”中的某个优势品类或几个关联品类的集合店。

三、体验为王服务至上

是百货店生存至高法则

面对电商冲击,多数实体百货店祭出了“体验为王、服务至上”的终极法宝,并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近两年,兰州多个百货店相继推出“闭店营销”,即在规定时间内只对VIP客户开放,商品折扣力度较大——“VIP专场答谢会”、 “跨年营销”、 “黄金时段贵宾专场”、 “会员日”等等针对VIP顾客的专享优惠,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实体百货店的变革之处还在于不断强化的“体验项目”、“服务项目”。通过游乐设施、攀岩比赛、亲子手工等各种体验性、互动性强的元素来吸引客流,同时,在商场停车、导视、消费便利性等各个层面上兼顾顾客感受,最大化发挥实体的“体验与服务”,使其成为实体商业抗拒电商冲击的主要优势。

四、成本节约、效益至上

是实体百货店走出困境的关键

房租的压力、人工成本的逐年攀升,是实体百货店的一大硬伤,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融合、转型、调整,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充分利用营业场所,多元并举,广开财路,可以逐步减轻实体百货店这方面的压力。

求新求变是永恒的发展主题,零售企业经营固守传统思维方式必将被时代淘汰。今天百货业需要加载新的功能,同时卸载旧包袱后,敲击“重启键”,与网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共融并进,构成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生态和新思路,为活跃市场、解决就业、便民利民提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