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生產分布情況介紹

中國馬鈴薯生產分佈情況介紹

2010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與產量分別達到7808萬畝和8154萬噸,較前幾年大幅度增加。

據悉,2010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的省(區、市)有內蒙古、貴州、甘肅、四川、雲南、重慶,總種植面積達5065萬畝,佔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的65%。

P2.2008年我國各地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及所佔比例

中國馬鈴薯生產分佈情況介紹

附表1.2008年全國20個省區馬鈴薯播種面積(單位:萬畝)

地區

2006

2007

2008

三年平均

面積

面積

面積

面積

排序

河北

229.35

205.2

223.65

219.4

12

山西

448.8

296.55

275.55

340.3

9

內蒙古

883.65

919.95

1019.25

940.95

2

遼寧

135

89.7

96.9

107.2

15

吉林

212.85

139.95

132.3

161.7

13

黑龍江

478.95

318.45

367.35

388.25

7

安徽

11.4

10.2

11.55

11.05

19

福建

131.1

91.2

94.35

105.55

16

湖北

344.7

179.25

191.25

238.4

11

湖南

169.8

103.8

108.45

127.35

14

廣東

64.2

54.45

54.75

57.8

18

重慶

521.1

460.35

465.15

482.2

5

四川

522.3

418.2

415.65

452.05

6

貴州

889.2

907.35

908.7

901.75

3

雲南

809.85

665.1

699.3

724.75

4

西藏

0.9

0.9

0.75

0.85

20

陝西

378

386.7

388.95

384.55

8

甘肅

851.7

986.7

986.1

941.5

1

青海

120.15

53.25

128.4

100.6

17

備註:上表數據中,應該是春季馬鈴薯生產面積的統計數據

四川省:

據調查,2010年全省春馬鈴薯畝純收益1000元左右,秋、冬馬鈴薯畝純收益2000元左右。據調查,2009年全省全年馬鈴薯種植面積1100萬畝。

四川全省各地都有馬鈴薯栽培,但主要分佈在盆周山區、川西南山地區和部分丘陵地區。全省一年四季均有馬鈴薯種植,根據種植和收穫季節不同,可以分為小春、大春、秋季和冬季4個栽培季節。

小春馬鈴薯:1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種,山區有的在年前冬播。收貨時間: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

大春馬鈴薯:2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甘孜、阿壩個別高海拔地區可推遲到5月上中旬。收穫時間:7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多數在8月收穫。

秋季馬鈴薯:平壩丘陵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山區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收穫時間:11月下旬至翌年1月。

冬季馬鈴薯(早春馬鈴薯):10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播種。收貨時間:2月下旬至5月上旬。

附表2. 四川省2009年馬鈴薯全年生產分佈面積統計表(單位:萬畝)

地區馬鈴薯

小春大春秋季冬季全年涼山州18.717014.40203.1達州市72.623.64812.3156.5廣安市28.34.33015.578.1巴中市61.2013.6074.8資陽市11.411.824.110.958.2成都市27.83.222.53.857.2南充市16.114.825.1055.9樂山市37.54.312.80.755.2宜賓市218.216.19.154.5內江市7.714.817.57.447.4綿陽市26.790035.8瀘州市11.112.147.734.9眉山市6.82.214.17.230.3遂寧市8.937.9928.8雅安市8.112.94.12.828廣元市200.923.226阿壩州2.620.50023.1德陽市11.508.5020甘孜州0.414.20014.6自貢市4.80.76.22.414.1攀枝花02.100.72.8合計403332.5270.992.71099

內蒙古

內蒙古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和總產均排在全國前三位,均佔到全國的10%以上,已基本形成以烏蘭察布市為中心的中部馬鈴薯產業優勢區和以呼倫貝爾市為中心的東部馬鈴薯產業優勢區。

馬鈴薯在自治區各地均有種植 ,但優勢區域主要分佈在陰山南北麓和大興安嶺嶺東南區。主產區種植馬鈴薯面積在30萬畝以上的地區有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鄂爾多斯市,佔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的92.4%;種植面積在30萬畝以下的地區有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巴彥淖爾市、通遼市、烏海市、阿拉善盟等佔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的7.5%。

優勢區域:中西部陰山沿麓和東部大興安嶺沿麓共42個馬鈴薯優勢旗縣。其中:中部優勢區主要佈局在呼和浩特市的武川縣、和林縣、清水河縣,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商都縣、卓資縣、豐鎮市、察右前旗、涼城縣、興和縣、化德縣、集寧區,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正藍旗、正鑲白旗、太僕寺旗等3個盟市的18個旗縣;西部優勢區主要佈局在包頭市的達茂旗、固陽縣,鄂爾多斯市的達拉特旗、準格爾旗、杭錦旗、伊金霍洛旗等兩市的6個旗縣;東部優勢區主要佈局在呼倫貝爾市的阿榮旗、扎蘭屯市、牙克石市、海拉爾區、莫力達瓦旗、鄂倫春旗、鄂溫克旗;興安盟的科右前旗、扎賚特旗、突泉縣、阿爾山市,赤峰市的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巴林左旗、松山區、翁牛特旗、敖漢旗、喀喇沁旗等3個盟市的18個旗縣。就內蒙古武川縣而言,馬鈴薯面積已達75萬畝,總產量15億斤以上,可供銷售、加工用的鮮薯達10億斤以上,並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以上42個重點旗縣市區,2006-2009年年均馬鈴薯種植面積和鮮薯產量,均佔全區年均的90%以上。

受水資源條件所限,西部旱作區的馬鈴薯栽培模式 80%左右為平作種植 ,只有少部分馬鈴薯生產基地和東部馬鈴薯主產區為壟作種植 。

受土地經營方式所限,目前內蒙古地區仍以一家一戶種植為主,近幾年隨著馬鈴薯市場的需求和產業化的發展 ,出現了一大批馬鈴薯種植專業戶和專業公司,機械化程度發展較高的商品薯基地的地區,如 :烏蘭察布市、達茂旗、固陽縣、武川縣、商都縣、正藍旗、多倫縣等。其中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列全區第一位。

重點交易市場:固陽、武川、四子王、察右後、集寧、察右前、察右中、科右前、扎蘭屯等大型馬鈴薯交易市場,呼市東瓦窯批發市場、赤峰市西城菜市場、通遼市農資農貿批發市場、錫盟太僕寺旗京北蔬菜交易市場、包頭市佳世隆農貿公司、克旗經棚蔬菜交易市場等。

附表3:2006-2009年重點盟市馬鈴薯面積統計表(單位:萬畝)

盟市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5年平均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呼倫貝爾市126.4121.48165.47124.4395.57158.34興安盟32.426.1535.9832.4530.7839.44赤峰市3683.9563.1858.6545.371.77錫林郭勒盟74.561.475637.4135.566.22 烏蘭察布市401.2400.14418.61393.84400.86503.66呼和浩特市140.3151.31145.64129.14130.71174.28包頭市117.4101.9391.23105.05103.04129.66鄂爾多斯市29.738.5834.329.3929.8140.45全區

995.751019.2920.31883.59954.71

附表4:2006-2009年全區重點旗縣馬鈴薯面積統計表(單位:萬畝)

盟市旗 縣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6-2009年面積面積面積面積平均面積全區統計995.81019.2920.3883.6954.7合 計945.6988.1878847.1914.7呼倫貝爾市小計119.8165.5124.495.6126.3海拉爾區10.78.88.18.99.1阿榮旗41.380.24936.151.7莫力達瓦旗1815.110.31013.3鄂倫春旗7.27.213.84.68.2鄂溫克旗2.83.34.83.63.6牙克石市18.9251814.919.2扎蘭屯市20.922.517.615.519.1興安盟小計21.83632.530.830.3阿爾山4.25.21.73.33.6科右前旗9.613.314.916.313.5扎賚特旗4.356.14.95突泉縣3.710.76.85.16.6赤峰市小計80.869.453.441.861.4松山區11.89.49.94.58.9巴林左旗12.314.19.57.310.8林西縣10.410.24.62.36.9克什克騰旗22.918.912.79.516翁牛特旗10.77.99.46.88.7喀喇沁旗5.963.44.75敖漢旗6.82.83.96.85.1錫林郭勒盟小計55.45637.435.546.1太僕寺旗32.224.215.512.121正白旗4.54.33.41.73.5正藍旗9.78.44.14.26.6多倫縣91612.916.313.6烏蘭察布市小計400.1418.6393.8400.9403.4集寧區2.52.52.52.52.5豐鎮市373734.83636.2卓資縣2830.925.437.630.5化德縣293230.125.829.2商都縣5045.146.650.147.9興和縣3345.142.34040.1涼城縣363633.93535.2察右前旗18.52018.82019.3察右中旗545450.350.352.2察右後旗364137.63136.4四子王旗767571.572.673.8呼和浩特市小計142.7135.5119.3121129.6和林縣2525.524.425.925.2清水河縣403227.912.628.1武川縣77.67867.182.676.3包頭市小計96.885.799.396.994.7固陽縣41.735.452.55044.9達茂旗55.250.246.846.949.8鄂爾多斯市小計28.125.721.626.825.5達拉特旗8.36.96.211.28.2準格爾旗9.69.39.29.39.3杭錦旗4.94.72.22.53.6伊金霍洛旗5.44.843.74.5

山西省

長期以來,山西是我國的一個馬鈴薯生產大省,是全國馬鈴薯生產的10個大省之一。根據山西省統計年鑑(2001-2010年)資料統計,山西省馬鈴薯平均年播種面積 363萬畝(2002年最高471萬畝,2006年最低228萬畝),總產量234.45噸,平均單產647千克/畝。

2010年山西省種植馬鈴薯255.3萬畝,總產達212萬噸,平均畝產830千克。山西馬鈴薯主要分佈在呂梁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大同市的20個縣(市、區),其種植面積平均超過5萬畝。分三大生態區,即雁門關生態區、太行山生態區和呂梁山生態區,這些地區也被稱為山西省馬鈴薯生產帶。主產縣(區)的種植規模都比較大,一般種植面積都在5萬畝以上。其中種植20萬畝以上的縣有兩個,即臨縣和平魯區;10~15萬畝的縣有3個,即嵐縣、神池、天鎮;5~10萬畝的縣有15個,分別是:興縣、右玉、朔城、苛嵐、靜樂、五寨、左雲、武鄉、保德、渾源、方山、偏關、河曲、靈丘和五臺。

近年來晉中、晉東南和晉南地區也在不斷髮展馬鈴薯生產,種植面積約30萬畝左右。晉中、晉東南為一二季薯混作區,主要種植菜用型馬鈴薯,提高土地單產。晉南為雙季薯作區,以前種植馬鈴薯不多,近年由於市場的拉力,早熟品種推廣較快,種植面積有擴大趨勢。

甘肅

從區域佈局來看,甘肅87個縣(區)中有60個種植馬鈴薯。定西是集中種植區,2007年馬鈴薯種植面積366萬畝、產量503萬噸,分別佔全省馬鈴薯播種面積、產量的三分之一和一半左右,已成為全國三大馬鈴薯種薯及商品薯生產基地之一;其次分別是白銀、隴南、臨夏、天水和平涼等地區。

2012年白銀市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03萬畝,產量14.54萬噸

黑龍江

2010年黑龍江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547萬畝,馬鈴薯種植戶約400萬戶。黑龍江綏化、齊齊哈爾(訥河、克山)是土豆主產地,主要品種是荷蘭系列。

貴州省

貴州是我國馬鈴薯生產大省,種植面積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常年種植面積在800萬畝以上,2009年種植面積達952.4萬畝,鮮薯產量達767.5萬噸。貴州處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境內海拔差異較大,小氣候特點明顯,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主要是冬、春播種,夏、秋收,栽培方式主要為單作,也有部分間套作,大多栽培粗放。

2006年主要分佈區:黔南區域(51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是甕安、其次是福泉、惠水、獨山和山都等;黔東南區域(95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是黃平,其次是鎮遠、劍河、施秉和岑鞏等;貴陽區域(35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是修文,其次是開陽、息烽、清鎮和烏當等;安順地區(24萬畝)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平壩,其次是普定、西秀區、紫雲和關嶺等;遵義區域(49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正安縣,其次遵義縣、務川、桐梓和習水等;畢節地區(259萬畝)種植面積最大的是畢節市,其次為威寧、織金、大方和納雍等;六盤水市馬鈴薯種植面積57萬畝。

2005年、2006年,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在三都、三穗、玉屏等縣為上好佳食品總廠建起了薯片加工原料基地,原料薯基地有3000畝。這裡的薯農種植馬鈴薯,每畝要比過去增收千元左右。

雲南省

2011年,馬鈴薯種植面積740多萬畝,總產量159.47萬噸,馬鈴薯在雲南被廣泛地稱為洋芋。其中以昭通、曲靖兩地面積最大,約佔全省總產量的81%。

2008年,曲靖264萬畝,總產量612萬噸。

2009年,昭通馬鈴薯種植230萬畝,鮮薯總產量230萬噸,2010年,258萬畝。

2006年宣威市(曲靖管轄)全市種植馬鈴薯90.4萬畝,其中種植冬(小春)馬鈴薯10畝,大春馬鈴薯67萬畝,秋馬鈴薯13.4萬畝,總產量100萬噸。

會澤縣(曲靖市管轄)常年馬鈴薯種植面積50萬畝,其中大春種植45萬畝,小春和秋種5萬餘畝。年產量80-85萬噸,種薯和商品薯銷售30-35萬噸,商品率達到 40%。

麗江常年馬鈴薯播種面積25萬畝,種植海拔高度分佈在1900m-3000m,一般3月份播種,8-9月份收穫,總產鮮薯22.5萬噸,馬鈴薯折產後佔糧食總 產的比重為6%。

重慶市

重慶市常年馬鈴薯種植面積540萬畝左右,2012年鮮薯總產量達590萬噸,有巫溪、雲陽、石柱、武隆、開縣、萬州等14個區縣(自治縣)以馬鈴薯為主要產業,主要分佈在三峽庫區和貧困山區。

陝西省

2010年陝西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總產量645萬噸。陝南、關中薯區以夏薯作蔬菜供應為主,陝北主要為秋薯,加工程度較高,以粉條、粉絲等初級澱粉加工為主。

榆林市2008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49萬畝,佔到當時全省馬鈴薯總面積的60%,總產量達到350萬噸,主要集中在米脂、佳縣、綏德、清澗、吳堡。

2006年,延安市馬鈴薯面積月75萬畝,以子長,志丹,吳起,安塞四縣為主。

2009年,安康市馬鈴薯面積75萬畝,單產867公斤/畝,總產65萬噸。

商洛市常年種植面積40萬畝,總產量43萬噸,平均畝產1075公斤。

寧夏區

馬鈴薯在寧夏山川均有種植,但 90%以上集中在南部山區,2011 年全寧夏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95萬畝,其中山區播種面積 381萬畝。

僅固原市五個縣擴大到了 227萬畝(尤其是西吉縣在2011 年的種植面積大125萬畝),年產鮮薯343.43萬 t。

山東省

滕州種植馬鈴薯35萬畝,膠州常年種植馬鈴薯16萬畝,

河北省

承德市常年種植馬鈴薯75萬畝,其中其中圍場縣60萬畝,豐寧縣和隆化縣15萬畝。

湖北省

全省馬鈴薯343.6萬畝,畝平鮮薯產量達到1149千克。

2009年,恩施州馬鈴薯種植185萬畝。

吉林省

2007年,馬鈴薯種植175萬畝,全省都有,但基本沒有集中連片的。前沿除草劑應用及耐抗性雜草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