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博弈就像是兩個相撲選手在比賽,誰先讓對方身體任何部位觸及界外地面即為勝利者。簡單點理解,就是誰先把對方推出圈外誰就勝利。而在相撲過程中是有技巧的,能把這些技巧運用得好的,獲勝的概率就大。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論就是技巧。

《策略思維》這本講博弈論的書中寫了關於博弈論關鍵思維方式:向前展望,倒後推理。以及優勢策略、劣勢策略,在生活我們該如何去運用它們,至少可以不被別人的策略所影響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一件事情,你如果這麼做了,別人會採取什麼方式,之後你又這麼做,對方又會採取什麼方式,最後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倒後推理,這時候從最後的結果,逐步往後推理,得出自己每一步該怎麼做的最優做法。這就是博弈論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向前展望,倒後推理。

《策略思維》的作者,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的大學教授。巴里·J·奈爾伯夫是牛津大學博士,現在是耶魯大學組織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及管理學教授,他教授有關策略、政治和決策的課程,經常在《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等報紙撰寫關於策略問題的文章,他還利用策略思維這一工具,為化學銀行、麥肯錫公司提供諮詢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策略思維》

《策略思維》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輪盤遊戲有0到36的37個數字,下注奇數或者偶數的比例是1:2,下注3的倍數的比例是1:3,可以下注相同的地方。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玩這個遊戲,5局定輸贏,前4局男生已經贏得了700美元,女生只贏得了300美元,只剩下最後一局,男生是已經穩贏的結果了,結局卻很富有戲劇性是那名女生贏了。轉盤轉到奇數偶數的概率是18/37,轉到3的倍數的概率是12/37

這個局再怎麼看都是那個男生贏了,那個女生唯一贏的機會就是下注3的倍數,而且男生不跟著她一起下注3的倍數,不然的話她是怎麼樣都贏不了的。假如男生和女生一樣下注300美元在3的倍數,而轉盤也轉到了3的倍數,那麼最終的結局將是1300:900。男生贏了,或者男生只要跟女生下注一樣的地方,這個遊戲男生終將會獲勝。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最終的結局卻是女生獲勝了,男生下注在偶數,而女生下注在3的倍數,最終400:900,女生獲勝。人生就是這樣,你以為一定會贏的最終,卻輸了!懂點博弈論,那名男生要是懂得向前展望,倒後推理,懂得在下注前展望一下什麼情況下自己會輸,倒後推理一下,就不會輸。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會贏是因為運氣,一看就知道這個男生能走到那一步是因為運氣好,不是靠實力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策略思維》中還有優勢策略、劣勢策略優勢策略是一種最好的辦法,沒有其他的策略其他的辦法可以勝過現在這個策略,這個策略就是優勢策略。如果你有一個優勢策略就去用它吧,如果你沒有優勢策略,但是你的對手有優勢策略,那麼你就認定你的對手會用這個優勢策略,然後倒後推理,想出對自己最佳的策略。劣勢策略,是說明大家都沒有優勢策略,這時候你可以剔除一個一個劣勢策略,從中篩選出一個優勢策略。如果你沒有找出一個優勢策略,那麼恭喜你找到了這個博弈的均衡,按照這個策略來做,對參加博弈的各方來說都是最好的結局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會輸只是因為你不懂博弈論,剛開始看《策略思維》的時候,會覺得博弈論是“陰險”的東西,處處教人怎麼算計別人。但反過來一看博弈論也可以是幫助你和別人建立合作的一種方法,關鍵就看你怎麼用了,而生活就是這樣,要是你不想傷害別人,也不想被別人傷害,那麼懂點博弈論對你的生活還是有好處的

博弈論是建立合作與戰而勝之的藝術,博弈論可以幫助你瞭解對手打算如何戰勝你,之後你就可以倒後推理,找出對自己最佳的策略

生活就是一場博弈,博弈需要策略思維

《策略思維》思維導圖

博弈論,有策略思維。你的生活不一定會過得很好,但是總會讓生活多一點陽光,而這一點陽光能夠讓你的生活多一份生機,多一絲春天到來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