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玉米多穗是玉米生产当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出现多穗的玉米植株,果穗一般都比较小,结实率不高,对产量影响较大。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除茎秆上部4-5节外,每个茎节上都有腋芽(潜伏芽),每个腋芽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但玉米具有穗位优势,即玉米第6~8节的腋芽穗中条件最好的一个穗子会优先发育,并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激素,促进植株养分向其传输,并抑制其他幼穗分化和发育,使其成为潜伏芽。

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如果先发育的玉米幼穗受外因影响而发育受阻,就不能形成足量激素抑制其他腋芽穗分化和发育,其穗位优势就会丧失,玉米秆上就可能出现多个幼穗,从而形成一株多穗的现象。其实,玉米果穗在植物学上属于变态的侧茎,果穗柄为短缩的茎秆,各节生1片苞叶(仅有叶柄的变态叶),在苞叶叶腋中潜伏着一定数量的腋芽,当主轴受不良因素死亡、养分积累较多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这些腋芽萌动,发育成多个小穗,形成“手指”穗。

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玉米多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玉米多穗现象发生程度不一。2、环境条件不适宜 。①高温: 在春玉米抽雄散粉期,往往易出现连续的干热风,不仅气温高,而且空气湿度非常低,当温度超过35℃时,会缩短雄穗散粉时间,也易导致花粉粒迅速失水死亡、花丝枯萎,使第1雌穗受精率低,穗位优势受到抑制,在后期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下面叶腋的潜伏腋芽迅速发育,而形成多穗现象,但基本不结籽或者结籽很少。这种现象在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上更易发生。 ②干旱:在玉米需水临界期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遇干旱缺水,不仅影响雌穗穗粒数和雄穗花粉量,使雄穗不能及时抽出散粉,形成“卡脖子”旱,而且由于雌穗对水分要求更高,高温干旱会使雌穗发育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吐丝,形成“雌雄花期不遇”,第1雌穗便不能正常受精发育而丧失穗位优势,导致一株多穗现象发生。 ③连阴雨天气:在抽雄开花期,遇到光照不足的连阴雨天气,湿度过大,雄穗花粉粘结成团,不易散粉,即使散粉,也因雌穗花丝有雨水而导致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影响受精,削弱其穗位优势,过剩营养被分配到其下几节腋芽穗,从而导致多穗的发生。

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3、种植方式 不合理。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求不一,密度过大。叶片相互遮阴,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无法正常受精结实.加之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下一雌穗发育成熟,从而形成多穗。4、病虫为害严重。玉米植株感染粗缩病病毒后产生的激动素等激素会打破植株内部原有的激素平衡,导致第1雌穗的穗位优势丧失,形成很多小穗。粗缩病发病越早的田块,植株受害越严重,矮化株和多穗株就越多。玉米抽雄时蚜虫为害往往较重,如果防治不及时,严重的会使雄穗花粉少或无花粉,影响玉米果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多穗现象。

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1、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2、科学管理肥水。玉米抽雄前后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遇旱及时灌水保墒。根据各品种的需肥特性、种植区域、栽培方式等合理施肥。3、适期播种。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播种,预防玉米粗缩病发生。4、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5、加强田管。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出现多穗后,及时掰除多余小穗,避免消耗养分,促进果穗正常生长。 

红日商学院——玉米多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