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玉米多穗是玉米生產當中常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出現多穗的玉米植株,果穗一般都比較小,結實率不高,對產量影響較大。根據玉米生長髮育的生物學特性,除莖稈上部4-5節外,每個莖節上都有腋芽(潛伏芽),每個腋芽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但玉米具有穗位優勢,即玉米第6~8節的腋芽穗中條件最好的一個穗子會優先發育,並在其生長髮育過程中產生激素,促進植株養分向其傳輸,並抑制其他幼穗分化和發育,使其成為潛伏芽。

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如果先發育的玉米幼穗受外因影響而發育受阻,就不能形成足量激素抑制其他腋芽穗分化和發育,其穗位優勢就會喪失,玉米稈上就可能出現多個幼穗,從而形成一株多穗的現象。其實,玉米果穗在植物學上屬於變態的側莖,果穗柄為短縮的莖稈,各節生1片苞葉(僅有葉柄的變態葉),在苞葉葉腋中潛伏著一定數量的腋芽,當主軸受不良因素死亡、養分積累較多的情況下,也會導致這些腋芽萌動,發育成多個小穗,形成“手指”穗。

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玉米多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玉米多穗現象發生程度不一。2、環境條件不適宜 。①高溫: 在春玉米抽雄散粉期,往往易出現連續的乾熱風,不僅氣溫高,而且空氣溼度非常低,當溫度超過35℃時,會縮短雄穗散粉時間,也易導致花粉粒迅速失水死亡、花絲枯萎,使第1雌穗受精率低,穗位優勢受到抑制,在後期肥水條件好的情況下,下面葉腋的潛伏腋芽迅速發育,而形成多穗現象,但基本不結籽或者結籽很少。這種現象在生育期長的晚熟品種上更易發生。 ②乾旱:在玉米需水臨界期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遇乾旱缺水,不僅影響雌穗穗粒數和雄穗花粉量,使雄穗不能及時抽出散粉,形成“卡脖子”旱,而且由於雌穗對水分要求更高,高溫乾旱會使雌穗發育相對滯後,不能及時吐絲,形成“雌雄花期不遇”,第1雌穗便不能正常受精發育而喪失穗位優勢,導致一株多穗現象發生。 ③連陰雨天氣:在抽雄開花期,遇到光照不足的連陰雨天氣,溼度過大,雄穗花粉粘結成團,不易散粉,即使散粉,也因雌穗花絲有雨水而導致花粉粒吸水膨脹破裂死亡,影響受精,削弱其穗位優勢,過剩營養被分配到其下幾節腋芽穗,從而導致多穗的發生。

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3、種植方式 不合理。不同的品種.種植密度要求不一,密度過大。葉片相互遮陰,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無法正常受精結實.加之適宜的環境條件,促使下一雌穗發育成熟,從而形成多穗。4、病蟲為害嚴重。玉米植株感染粗縮病病毒後產生的激動素等激素會打破植株內部原有的激素平衡,導致第1雌穗的穗位優勢喪失,形成很多小穗。粗縮病發病越早的田塊,植株受害越嚴重,矮化株和多穗株就越多。玉米抽雄時蚜蟲為害往往較重,如果防治不及時,嚴重的會使雄穗花粉少或無花粉,影響玉米果穗的正常發育,造成多穗現象。

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1、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2、科學管理肥水。玉米抽雄前後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遇旱及時灌水保墒。根據各品種的需肥特性、種植區域、栽培方式等合理施肥。3、適期播種。避開灰飛蝨傳毒高峰期播種,預防玉米粗縮病發生。4、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間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5、加強田管。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出現多穗後,及時掰除多餘小穗,避免消耗養分,促進果穗正常生長。 

紅日商學院——玉米多穗原因與預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