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Hidden Man

邪不压正

2018

解毒指数:7/10

导演: 姜文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动作

主演: 彭于晏 / 廖凡 / 姜文 / 周韵 / 许晴 /

又是四年,“北洋三部曲”终章[邪不压正]今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姜文,带着他的一众新老卡司们,杀回来了。

当年的[让子弹飞]是“匪”的故事,后来的[一步之遥]是“囚”的故事,而今天这部[邪不压正],是

“侠”的故事。

武侠江湖什么的,初看总感觉和姜文不是一路。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本片原作,张北海著《侠隐》

60岁以前,张北海以敏锐的观察、幽默的笔调描绘美国社会

60岁以后,张北海的写作对象从现代美国社会转向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北平,写作体裁则从散文转向了武侠

这本书,写去了他六年时间。书本身,也带着浓浓的纽约与北京相互糅合融入之气息。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张北海在联合国办公室,纽约,1990年(傅运筹摄)

[邪不压正]改名前,本也叫[侠隐]。

看过这本书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虽然从书名到主人公都是“侠”为来由;

但这个故事往后看,倒是个战前北平生活日常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预告片中的冬日城墙与火车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大哥是真的喜欢拍火车……

江湖恩怨,对主线剧情来说,只是个缘起

再后面,提了些许皇军围城与敌后抗日,却就此点到为止

这倒挺有姜文的味道……吧?

其实看完片之后我们能发现,电影对比原著还是有着不小的改动。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女主角关巧红从书中的朴素寡妇“关大娘”变成有着一身本事的好手

姜导镜头下的老婆大人周韵,总是玩得来枪转得了脑动得了情的女强人,这不奇怪。

正如姜文在周二的[邪不压正]

首映礼上自己说的——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我喜欢仰望女人”

“女性引导”的含义加重,就是他一贯的风格。

而在电影中,确实有不少视角,是字面意义上的,仰望关巧红的镜头。

独立、强韧

的女性角色,从来都是他电影里的重头戏。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男主角李天然,也直接使用了医生这个设定

难不成是因为白天小记者晚上打击罪犯的设定太出戏……(想多)

诸如此类。剧情上,更是有大的变动。

其实这个故事因设定在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启之前,也已过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 - 1928)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但姿态,还是那个姿态

毕竟李天然十五年前的那段血仇,是发生在北洋年间的。

《侠隐》一直被誉为

“老北京的哀悼之作”,记载了民国之末北京城最后的繁华与一夜没落,描绘了传统与现代交错之间、和平与动荡更迭之时,北平人民的千姿百态

还有那一锅锅蘸着酱料的涮羊肉,一沓沓热腾腾冒着气的烧饼

而电影[邪不压正],作为“北洋三部曲”的终曲,有此兴衰之叹作为打底,道出一段江湖与二战叠加、从个人到国家的恩怨情仇,也再合适不过。

虽削减了小说中的时代之殇和似水柔肠,但侠客的义胆和忠心

,管他是为国为家为自己,总之,燃得正烈。

01 君子报仇 十五年,也不晚

每个人背后,都藏着完整而复杂的故事。

这次的改编,去掉了书中的几个重要角色,将“日常”压缩了不少,突出讲述主角寻仇的故事。

也给不少角色都加了戏——虽然有些小处略显零散,但整体来看,确实使主线人物丰满

男主角李天然,本名李大寒,孤儿出身从小习武,不料师父一家被爱财亲日的大师兄怀恨烧死

李天然侥幸逃生后被美国医生亨大夫

(书中姓为马凯)所救,之后去美国留学并治伤、因事故被遣返,回到北平后准备来报十五年前的“太行派”灭门之仇。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而他回来后,表面上的日子还得照样过

有言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可李天然这个功夫了得、也玩得

一手好兵器的真·英雄,却是既不愿在乱世中出头,也并非因时势所就

他,只是有旧时的血债要讨。

而小说中本来戏份并不多、一直在幕后策划大局的蓝青峰,这次交给姜文本人出演,也增添了不少戏份,加大了许多筹码。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大爷遛鸟呢啊~

他在片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联系起整盘敌后抗日棋局的操控手。

书中的故事其实相对很是简单,但[邪不压正]中,一个作为支点的复仇故事,却被搅进了战争这一滩浑水中。

李天然在原著中隐忍、沉默、老成、坚韧、目标明确的形象,在电影中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彭于晏的演绎,莫名带了些邪气,和比书中更甚的杀气

电影中的李天然,性格显然张扬许多,有时还带着点调皮狡黠,浑身少年气和浪漫气,颇有姜文镜下该有的味道。

对待复仇一事时,因身边复杂的关系、得到的任务和战争的节节逼近,他也显得摇摆不定——

这个人物,在自己要怎样寻仇、何时何地寻仇等方面,是略显茫然的,而这部电影从始到终,也是反映了他心理成长的一个过程。

原著中花了大量笔墨阐述李天然如何找到仇家的过程也被姜文直接删去,影片一上来就把所有关键人物摊开在李天然和观众的面前,于是寻仇的时机和方式

,便成了影片叙事的重点、悬念与目标

于是对李天然来说,比起找寻对方,更难的是找寻自己。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廖凡饰演的朱潜龙,还上演了一出扯上老祖宗的戏码

喜剧的部分,怎么说呢,不错,不尬。姜文片中的笑点从来都不强行,该着让您发笑的地方,您自然就看乐了。

台词上,打到最紧张的时候反派来一句“我忘了”可还行;

场景上,预告中就有的男主角光着屁股飞檐走壁什么的,够有意思了吧?对这一场景觉着啼笑皆非摸不着头脑的同志们,去看完电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啦。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说到飞檐走壁,不得不讲讲动作戏

爬房顶在这片里占了挺大的比重——其实吧这样的呈现估计是想写意,不过越往后看,越觉得略有些繁琐;虽然是武侠故事必备,但有时是不是显得漫无目的了一点儿

几段近身的打戏,还是想给个高分。从剪辑到运镜行云流水令人叫好,最后男主与反派正面刚、破不了招那段,实在精彩。

从头到尾在节奏上就此被提得很快,倒没什么拖泥带水。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这构图美学,不得不服

李天然与关巧红之间若有若无的感情戏也颇具张力,收放有度,撩得挺到位、情话不土味,看得我很是喜欢。

女主角关巧红的恩怨史,虽在原著中是个难解的梗,但在片中也成为了人物行为动机的触发点——

她在帮助李天然找回心之所向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甚至没有讲到原著里两人最终的好合,关巧红在片中的离开,也为电影添了一笔彩:她,还有更多的复仇故事要讲。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李天然最后那一句没入黑暗的大喊“巧红”,也为情节留白

观众们,则抱憾但不气馁

而武侠情怀呢?在李天然终于报得大仇之后,也终于能唏嘘一句不知前路——

看似豪爽、荡气回肠的结局下,却夹着一股不明是何处袭来的忧愁悲伤

这所谓江湖,就如那年的北平城一般,被时间和战火啃噬着,逐渐消逝在岁月里了。

02 有腔有调 无套路,过把瘾

作为原著作者张北海却没怎么参与到剧本改编中去。

而后,便没有更多的插手。

“电影我还没有看。我说你要做导演,你就按照你的意思去拍,否则的话就不是有创意的电影了。小说是我的作品,电影是你的作品。”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我信任他。姜文敢冒险,我就放心了”

拍电影需要有新的灵魂,必须找到

新的角度

这样,便有了和小说画风大不同的[邪不压正]。

而张北海也没想到,姜文最终选择了饰演蓝青峰——这个角色,可是张北海按照自己父亲形象塑造的。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我来演你爹!安排上了

姜文自己,则把这时的北平比作“间谍之城”

,而故事中男主角李天然一心复仇时的处境,则被形容为“李小龙在危机四伏的谍都卡萨布兰卡”。

而小说中因时代背景的描绘、对于戏剧冲突的弱化,反倒给姜文脱缰野马般的驾驭能力提供了驰骋的空间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古北口的最后一天拍摄

姜文在改编原著时曾说,自己对“侠”没什么兴趣,只对人感兴趣,对武器感兴趣。

而他确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这部电影中,他将原著里的很多平淡人物无限放大,“加戏”,其实也是个深入挖掘的过程。

武器与人联结的方面,更是精彩,姜文嘴上说是“功夫总斗不过子弹”,可片中男主角躲子弹的功夫,可谓是令人称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邪不压正]的动作指导是“改变日本动作电影的男人”,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中唯一的日藉动作指导谷垣健治。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他来自甄子丹的团队

由此,也难怪打戏如此精彩。何况幕后拍摄时的处理,也是相当走心。

这次姜文的幕后团队,是[一步之遥]的原班人马。在[邪不压正]中,也将[让子弹飞]酣畅淋漓的切换镜头与[一步之遥]肆意潇洒的抒情风格完美结合。

而我们在幕后特辑中也能看到,拍摄动作戏时,摄影师谢征宇使用了斯坦尼康以跟上节奏,还使用了“飞猫”索道系统来拍摄飞檐走壁的场景,然后使用iPad配合后期部门完成调色和动态预览,甚是完备。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我要把梁思成哭着喊着消失的老北平风貌在电影中实现”

这一点,姜文也用CG说到做到了。坐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段空镜,我差点就……哭了。

张北海当年查阅大量资料、在书中还原出的老北平风貌,被姜文搬上了银幕

这,大约也是这个故事片为啥有IMAX格式的原因吧……这个北京城,只能这样看。

而制作前敢放话,宣传期也是玩得起大手笔大场面,霸气外露毫不含糊——

江湖出侠隐,寻仇闹北平

长城脚下古北水镇举行露天首映礼

而对这部电影,也是一样。

有了这股豪气,哪会一丧到底?

[邪不压正]的结局即使含着沉郁,战火临城仿佛让被绝望覆盖的北平奄奄一息;

可也终究有着隐隐的希望,李天然俯瞰红日,故国的落幕之后,总还有新生的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