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Hidden Man

邪不壓正

2018

解毒指數:7/10

導演: 姜文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動作

主演: 彭于晏 / 廖凡 / 姜文 / 周韻 / 許晴 /

又是四年,“北洋三部曲”終章[邪不壓正]今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姜文,帶著他的一眾新老卡司們,殺回來了。

當年的[讓子彈飛]是“匪”的故事,後來的[一步之遙]是“囚”的故事,而今天這部[邪不壓正],是

“俠”的故事。

武俠江湖什麼的,初看總感覺和姜文不是一路。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本片原作,張北海著《俠隱》

60歲以前,張北海以敏銳的觀察、幽默的筆調描繪美國社會

60歲以後,張北海的寫作對象從現代美國社會轉向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北平,寫作體裁則從散文轉向了武俠

這本書,寫去了他六年時間。書本身,也帶著濃濃的紐約與北京相互糅合融入之氣息。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張北海在聯合國辦公室,紐約,1990年(傅運籌攝)

[邪不壓正]改名前,本也叫[俠隱]。

看過這本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雖然從書名到主人公都是“俠”為來由;

但這個故事往後看,倒是個戰前北平生活日常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預告片中的冬日城牆與火車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大哥是真的喜歡拍火車……

江湖恩怨,對主線劇情來說,只是個緣起

再後面,提了些許皇軍圍城與敵後抗日,卻就此點到為止

這倒挺有姜文的味道……吧?

其實看完片之後我們能發現,電影對比原著還是有著不小的改動。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女主角關巧紅從書中的樸素寡婦“關大娘”變成有著一身本事的好手

姜導鏡頭下的老婆大人周韻,總是玩得來槍轉得了腦動得了情的女強人,這不奇怪。

正如姜文在週二的[邪不壓正]

首映禮上自己說的——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我喜歡仰望女人”

“女性引導”的含義加重,就是他一貫的風格。

而在電影中,確實有不少視角,是字面意義上的,仰望關巧紅的鏡頭。

獨立、強韌

的女性角色,從來都是他電影裡的重頭戲。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男主角李天然,也直接使用了醫生這個設定

難不成是因為白天小記者晚上打擊罪犯的設定太出戏……(想多)

諸如此類。劇情上,更是有大的變動。

其實這個故事因設定在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啟之前,也已過了“北洋政府”時期(1912 - 1928)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但姿態,還是那個姿態

畢竟李天然十五年前的那段血仇,是發生在北洋年間的。

《俠隱》一直被譽為

“老北京的哀悼之作”,記載了民國之末北京城最後的繁華與一夜沒落,描繪了傳統與現代交錯之間、和平與動盪更迭之時,北平人民的千姿百態

還有那一鍋鍋蘸著醬料的涮羊肉,一沓沓熱騰騰冒著氣的燒餅

而電影[邪不壓正],作為“北洋三部曲”的終曲,有此興衰之嘆作為打底,道出一段江湖與二戰疊加、從個人到國家的恩怨情仇,也再合適不過。

雖削減了小說中的時代之殤和似水柔腸,但俠客的義膽和忠心

,管他是為國為家為自己,總之,燃得正烈。

01 君子報仇 十五年,也不晚

每個人背後,都藏著完整而複雜的故事。

這次的改編,去掉了書中的幾個重要角色,將“日常”壓縮了不少,突出講述主角尋仇的故事。

也給不少角色都加了戲——雖然有些小處略顯零散,但整體來看,確實使主線人物豐滿

男主角李天然,本名李大寒,孤兒出身從小習武,不料師父一家被愛財親日的大師兄懷恨燒死

李天然僥倖逃生後被美國醫生亨大夫

(書中姓為馬凱)所救,之後去美國留學並治傷、因事故被遣返,回到北平後準備來報十五年前的“太行派”滅門之仇。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而他回來後,表面上的日子還得照樣過

有言道“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可李天然這個功夫了得、也玩得

一手好兵器的真·英雄,卻是既不願在亂世中出頭,也並非因時勢所就

他,只是有舊時的血債要討。

而小說中本來戲份並不多、一直在幕後策劃大局的藍青峰,這次交給姜文本人出演,也增添了不少戲份,加大了許多籌碼。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大爺遛鳥呢啊~

他在片中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是聯繫起整盤敵後抗日棋局的操控手。

書中的故事其實相對很是簡單,但[邪不壓正]中,一個作為支點的復仇故事,卻被攪進了戰爭這一灘渾水中。

李天然在原著中隱忍、沉默、老成、堅韌、目標明確的形象,在電影中也變得複雜了起來。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彭于晏的演繹,莫名帶了些邪氣,和比書中更甚的殺氣

電影中的李天然,性格顯然張揚許多,有時還帶著點調皮狡黠,渾身少年氣和浪漫氣,頗有姜文鏡下該有的味道。

對待復仇一事時,因身邊複雜的關係、得到的任務和戰爭的節節逼近,他也顯得搖擺不定——

這個人物,在自己要怎樣尋仇、何時何地尋仇等方面,是略顯茫然的,而這部電影從始到終,也是反映了他心理成長的一個過程。

原著中花了大量筆墨闡述李天然如何找到仇家的過程也被姜文直接刪去,影片一上來就把所有關鍵人物攤開在李天然和觀眾的面前,於是尋仇的時機和方式

,便成了影片敘事的重點、懸念與目標

於是對李天然來說,比起找尋對方,更難的是找尋自己。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廖凡飾演的朱潛龍,還上演了一出扯上老祖宗的戲碼

喜劇的部分,怎麼說呢,不錯,不尬。姜文片中的笑點從來都不強行,該著讓您發笑的地方,您自然就看樂了。

臺詞上,打到最緊張的時候反派來一句“我忘了”可還行;

場景上,預告中就有的男主角光著屁股飛簷走壁什麼的,夠有意思了吧?對這一場景覺著啼笑皆非摸不著頭腦的同志們,去看完電影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啦。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說到飛簷走壁,不得不講講動作戲

爬房頂在這片裡佔了挺大的比重——其實吧這樣的呈現估計是想寫意,不過越往後看,越覺得略有些繁瑣;雖然是武俠故事必備,但有時是不是顯得漫無目的了一點兒

幾段近身的打戲,還是想給個高分。從剪輯到運鏡行雲流水令人叫好,最後男主與反派正面剛、破不了招那段,實在精彩。

從頭到尾在節奏上就此被提得很快,倒沒什麼拖泥帶水。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這構圖美學,不得不服

李天然與關巧紅之間若有若無的感情戲也頗具張力,收放有度,撩得挺到位、情話不土味,看得我很是喜歡。

女主角關巧紅的恩怨史,雖在原著中是個難解的梗,但在片中也成為了人物行為動機的觸發點——

她在幫助李天然找回心之所向的過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甚至沒有講到原著裡兩人最終的好合,關巧紅在片中的離開,也為電影添了一筆彩:她,還有更多的復仇故事要講。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李天然最後那一句沒入黑暗的大喊“巧紅”,也為情節留白

觀眾們,則抱憾但不氣餒

而武俠情懷呢?在李天然終於報得大仇之後,也終於能唏噓一句不知前路——

看似豪爽、蕩氣迴腸的結局下,卻夾著一股不明是何處襲來的憂愁悲傷

這所謂江湖,就如那年的北平城一般,被時間和戰火啃噬著,逐漸消逝在歲月裡了。

02 有腔有調 無套路,過把癮

作為原著作者張北海卻沒怎麼參與到劇本改編中去。

而後,便沒有更多的插手。

“電影我還沒有看。我說你要做導演,你就按照你的意思去拍,否則的話就不是有創意的電影了。小說是我的作品,電影是你的作品。”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我信任他。姜文敢冒險,我就放心了”

拍電影需要有新的靈魂,必須找到

新的角度

這樣,便有了和小說畫風大不同的[邪不壓正]。

而張北海也沒想到,姜文最終選擇了飾演藍青峰——這個角色,可是張北海按照自己父親形象塑造的。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我來演你爹!安排上了

姜文自己,則把這時的北平比作“間諜之城”

,而故事中男主角李天然一心復仇時的處境,則被形容為“李小龍在危機四伏的諜都卡薩布蘭卡”。

而小說中因時代背景的描繪、對於戲劇衝突的弱化,反倒給姜文脫韁野馬般的駕馭能力提供了馳騁的空間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古北口的最後一天拍攝

姜文在改編原著時曾說,自己對“俠”沒什麼興趣,只對人感興趣,對武器感興趣。

而他確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在這部電影中,他將原著裡的很多平淡人物無限放大,“加戲”,其實也是個深入挖掘的過程。

武器與人聯結的方面,更是精彩,姜文嘴上說是“功夫總鬥不過子彈”,可片中男主角躲子彈的功夫,可謂是令人稱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邪不壓正]的動作指導是“改變日本動作電影的男人”,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中唯一的日藉動作指導谷垣健治。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他來自甄子丹的團隊

由此,也難怪打戲如此精彩。何況幕後拍攝時的處理,也是相當走心。

這次姜文的幕後團隊,是[一步之遙]的原班人馬。在[邪不壓正]中,也將[讓子彈飛]酣暢淋漓的切換鏡頭與[一步之遙]肆意瀟灑的抒情風格完美結合。

而我們在幕後特輯中也能看到,拍攝動作戲時,攝影師謝徵宇使用了斯坦尼康以跟上節奏,還使用了“飛貓”索道系統來拍攝飛簷走壁的場景,然後使用iPad配合後期部門完成調色和動態預覽,甚是完備。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我要把梁思成哭著喊著消失的老北平風貌在電影中實現”

這一點,姜文也用CG說到做到了。坐在電影院裡看到這段空鏡,我差點就……哭了。

張北海當年查閱大量資料、在書中還原出的老北平風貌,被姜文搬上了銀幕

這,大約也是這個故事片為啥有IMAX格式的原因吧……這個北京城,只能這樣看。

而製作前敢放話,宣傳期也是玩得起大手筆大場面,霸氣外露毫不含糊——

江湖出俠隱,尋仇鬧北平

長城腳下古北水鎮舉行露天首映禮

而對這部電影,也是一樣。

有了這股豪氣,哪會一喪到底?

[邪不壓正]的結局即使含著沉鬱,戰火臨城彷彿讓被絕望覆蓋的北平奄奄一息;

可也終究有著隱隱的希望,李天然俯瞰紅日,故國的落幕之後,總還有新生的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