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首位即是羽毛球,廖祥輝在羽毛球中收穫緣分

廖祥輝,1965年生人,深圳球友稱他廖哥,從事生產羽毛球、建造裝修球館、經營管理球館等和羽毛球相關的工作。2012年和2013年,他連續兩年獲全國東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賽總決賽45歲組男單冠軍。在廖祥輝的單打經歷中,曾先後戰勝過同年齡段的林晟、車永堅、江玉忠、馮國強、丁波、王樹遠等業餘高手。

接觸羽毛球至今,廖祥輝一直把羽毛球擺在人生首位。他不曾想過自己要拿多少冠軍,不知自己的羽球之路走多遠,唯一的理想便是做人、做事要像打球一樣做到極致。

人生首位即是羽毛球,廖祥輝在羽毛球中收穫緣分

偶然的一次觀賽,就此愛上這項動作漂亮的運動

廖祥輝上世紀80年代曾在廣東梅州工作,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到電視上轉播羽毛球賽,知道了羽毛球運動員楊陽、吳迪西、林瑛、李玲蔚等。那一場比賽,楊陽起跳殺球獲得冠軍。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廖祥輝喜歡上了羽毛球,喜歡上了這項動作如此漂亮的運動。

1991年,廖祥輝來到深圳,開始打羽毛球。當時周圍沒有球場,他就自己動手畫。為了能求著別人和他打球,他在東門(深圳市的步行街)那裡花50元買了一對紅雙喜的鋁合金球拍,那一年他的工資收入是一個月350元。

廖祥輝閱讀比賽的能力比較強,訓練方式也很特別。他不練多球,不跑步,他的學習方法從開始的買書自學到看電視轉播。直到2006年開始購買國際羽毛球比賽光盤,不斷回放、不斷琢磨做筆記。他說:“看一百場比賽,不如一場比賽看一百遍有用。”他對一些技術型打法球員,比如陶菲克對李宗偉或對蓋德的比賽視頻能看上幾百遍。視頻學習加上實戰摸索、運用,讓他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不凡的成績,在東西南北中總決賽男單比賽中,他先後獲得2011年季軍、2012年和2013年冠軍、2014年季軍。

廖祥輝是一位專一的單打選手,不管是東西南北中還是華人杯,他始終專一地參加男單一個項目,很少兼項。廖祥輝說:“選擇單打,是因為我比較獨立,愛自由,骨子裡流著不服輸的血液。球場是我的舞臺,上臺再緊張也要學會讓自己放鬆,這樣才能展示自己最好的狀態。”

人生首位即是羽毛球,廖祥輝在羽毛球中收穫緣分

贏過太多冠軍,但兩次遺憾再也無緣彌補

沒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沒有不想贏球的選手。2003年,廖祥輝去廣州參加廣東省業餘賽,第一輪就碰上丁波。那時的丁波在業餘羽毛球界已經很出名,才打了幾年球的廖祥輝敗給丁波是正常的事,但不服輸的廖祥輝一直希望有機會再和丁波打一場。時隔13年後,2016年,他倆終於在福州舉行的中老年賽半決賽上相遇,場上無數次起跳殺球,下壓放網,彼此的互不相讓,成就了一場精彩對決,最終廖祥輝贏下了比賽。那一天,廖祥輝的個簽上寫到:“約了13年的‘架’願望成真,終於贏回丁波進決賽。”

對廖祥輝而言,2012年的第一個全國冠軍是對自己的肯定,2013年的第二個全國冠軍就是一個難忘的里程碑。但2014年的季軍,不管是對廖祥輝還是對熟悉和喜歡廖祥輝的球友而言就帶有一點小遺憾了。

說起2014年的那次比賽,還有一段小故事。那年全國東西南北中總決賽在新疆克拉瑪依市舉行,49歲的廖祥輝希望衝擊三連冠。半決賽他遇到來自重慶的江玉忠,江玉忠在2013年總決賽的半決賽中曾經和廖祥輝相遇,當時廖祥輝在第三局以1分險勝。但這次運氣的天秤沒有再次倒向廖祥輝。同樣是半決賽,廖祥輝因手傷影響了狀態,最終1比2惜敗,錯失了進入決賽的機會。那次比賽的男單冠軍是來自南寧的陳東林。根據比賽規則,50歲後東西南北中不再設立男單項目,在此之前廖祥輝幾乎戰勝過和他同年齡段的所有男單冠軍。那次比賽之後,廖祥輝說:“沒機會在這個賽場(指全國東西南北中總決賽)和陳東林打一場了。”

廖祥輝的另一個小遺憾也是來自南寧的男單選手黃強。2013年全國東西南北中大賽成都站決賽,廖祥輝對陣黃強。那次比賽,廖祥輝的輸球因素頗多,原定下午第二場的比賽提前到第一場,廖祥輝還在午休,廣播便開始呼叫運動員名字,他趕到場館未及熱身便上場開打。那次比賽,黃強單、雙兼項,無論是對比賽用球還是場館都比廖祥輝更適應。而廖祥輝在決賽前只打了兩場球,這兩場球的對手又比他差了很多。決賽突然碰到實力相當的黃強,加上對球的不適應,對於廖祥輝這種拉吊突擊型、以技術控制為主的選手等於廢了武功。那場比賽,廖祥輝曾經開局領先,但隨後還是被黃強逆轉,以23比25、11比21失利。那場球之後,廖祥輝開玩笑地說:“我一直在等黃強,我以為總決賽他會參加,可以再次切磋,可惜他沒去。”當廖祥輝的這段話被轉告給黃強時,黃強笑到:“我老了!打不動了!”

人生首位即是羽毛球,廖祥輝在羽毛球中收穫緣分

因球結緣的夫妻檔

深圳羽毛球圈沒有不知道廖祥輝和胡叢笑夫妻倆的,他倆1991年因羽毛球相識、相愛。胡叢笑當年從湖北來深圳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同樣打羽毛球的廖祥輝,沒想到兩人一來二往之後,竟成了羽毛球圈的一對“璧人”。夫妻二人是2014年全國快樂家庭夫妻組冠軍,除此之外,胡叢笑還曾收穫全國東西南北中分站賽女單冠軍。

剛開始,胡叢笑無法理解廖祥輝對羽毛球的痴迷,直到2013年的一次比賽,徹底顛覆了胡叢笑對羽毛球的態度,也讓她對丈夫更加理解。那是全國東西南北中總決賽,陪在丈夫身邊的胡叢笑,親眼目睹了已經48歲的廖祥輝在傷病纏身的情況下憑藉頑強鬥志努力爭勝的一幕幕場景,親身感受到了丈夫的堅持、艱辛,分享了丈夫奪冠後的快樂。從那次起,胡叢笑開始有了和丈夫並肩作戰的念頭。

除了共同打球、比賽,廖祥輝夫婦還用自己的積蓄在家附近的一所學校租了場館進行營業。雖然地處偏僻,只有四片場地,但對於兩口子來說,這裡是他們夢想的起點。胡叢笑對羽毛球的熱愛,因丈夫廖祥輝而起,可是,她卻走著一條比丈夫更為廣闊的羽球之路。

胡叢笑說:“現在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羽毛球的回報,因為我從羽毛球那裡得到了太多。”

廖祥輝說:“現在的我已經53歲,但我依然會繼續打球,直到我的身體條件不允許為止。一天不打球,總覺得生活缺少了些東西。羽毛球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