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又是一年端午时,游子已奔赴在回家的路上,一时间,处处粽香情浓。

“端午”最早出现在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意思是每个月头一个五日,古代“五”与“午”同义,所以作“端午”。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帮爷爷家门口挂茱艾草菖蒲,给外甥、侄儿栓上根五色长命缕,吃口母亲包的粽子,与父亲干一碗雄黄酒,再配上浓浓的端午茶,一切只图一个与烦扰隔绝的酣畅淋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节选 《六幺令·天中节》·苏轼

粽飘香,茶味浓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到晋代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

因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粽子以糯米为主,很难消化,很多人都配茶吃粽,尤以绿茶普洱乌龙为主。

白粽一般只有花生或者豆子做配料,口感清香,搭配乌龙、花茶口感将更加香醇;

绿茶、白茶在促进葡萄糖代谢上更有优势,吃红枣、豆沙甜粽可多饮用;

肉粽油多味重,生普、黑茶能有效去油去腻。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长命缕,福安康

中国的习俗大抵这样,把美好的愿景寄托在某物上,虔诚佩戴,祈求神明庇佑。

五色为吉祥色:青、白、红、黑、黄,一说五色蕴含五方神力,象征东、西、南、北、中;又言五色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总之,祈求孩子、家人能健康长寿。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时令茶,话“端午”

说到端午茶,这大概是端午节最不经常提起,却又从未落下的一处。

雄黄酒性“剧热”,饮酒后燥热难当,于是从古至此,都以浓茶解之。

端午茶中的藿香、野菊、陈皮、菖蒲、鱼腥草等有强身健肾、解表和中、益思提神等功效,是端午时节不可缺少的“时令茶”。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君菖蒲,安淡泊

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历冬不死,在中华千年文化中,一直以飘逸俊秀、“不假日色,不资寸土”的气节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

菖蒲可入酒、可入药、可作茶、可避疫,俗语云:“门悬蒲剑斩千邪”,因而,菖蒲成为端午节的节花。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话端午|茶说粽情浓

它生于水中石上,不靠泥土,喜阴,水不竭,不会枯。这样宁静致远、不沾淤泥的秉性,颇受文人墨客抬爱,苏轼、陆游、秦观等大家都对石菖蒲一往情深。

菖蒲就这样,一直流淌在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中,且一代一代爱蒲者以诗言志、以画抒意,借菖蒲表达自己的品性。

端午佳节,儿女膝下坐,吃最香的粽子,叙最温的事;喝最爱的老茶,话最真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