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港口整合迷雾

广东省港口整合迷雾

photo by 苏剑锋

2017年4月1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第一次月度工作推进例会上表示,要会同广东省国资委、编办等把工作专班搭建好,开展调研、科学制定方案并稳步推进,确保年底前完成港口资源整合工作。

如果说“2017年年底”是广东省港口整合的“Deadline”,照目前态势来看,已严重超期。而坊间传言的东西部港口集团的规划虽然已愈发清晰,但是推进过程依旧扑朔迷离。

迷雾一:被搁置的中山港航集团

招商局港口(00144.HK)2017年9月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附属赤湾港航(000022)的董事会批准了股份转让协议的条款,据此,赤湾港航将向卖方中山市中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中山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4.845亿元,股份转让协议将于2017年9月13日签署。

收购完成后,赤湾港航、卖方及中山城建投将分别持有中山港航集团51%、11.51%及 37.49%的股权。

但港口圈查阅公开信息显示,中山港航集团目前的股权状况是,中山市中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占股62.51%、37.49%,未见招商局港口身影。

2017年12月,广州港务局局长陈洪先在公开场合表示,广州港将作为龙头,继续积极整合珠海港、东莞港、中山港、江门港、茂名港、阳江港、佛山港等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港口资源,中山港赫然在其版图之内。如若按照东西部港口集团规划,中山港从地理位置上确实处在西部港口集团范围内。

广东省港口整合迷雾

一方面,中山港更靠近广州港,如若最终划分为两个港口集团,那么从航道分配、资源利用的角度上来说,广州港将更占优势;另一方面,招商局港口已发出收购公告,前期已完成商业上的布局,与此同时,中山港主要由中山港航集团股份和中外运中山仓码头组成,而中外运长航集团已并招商局集团。这样看来,双方各占优势,中山港最终去向依旧存疑。

迷雾二:行政主管部门与国资委的“缺席”

“看得见的手”在全国港口整合过程中占据重要力量。纵观全国,从浙江省港口整合,到辽宁省港口整合,再到山东省港口如火如荼行进。各地省政府都积极参与谋划,国资委亦积极充当幕后推手。从协调各方资源,最终推动港口集团成立,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更容易将各家的“算盘”打到一处去。但就目前广东省港口整合步伐来看,行政的力量似乎并未有效参与其中。

广东省港口整合迷雾

2018年7月12日,广州港务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市港口中心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双方将促进两市港口资源整合利用和发展业务合作,带动广州和珠海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双方提出,将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协调解决两地港口发展相关问题,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工作。而港口之间的整合工作的推进,则是由双方港口经营企业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这是否意味着,将由两个平级的港口企业研讨具体方案,再报上一级行政主管单位通过?过程中,如若出现博弈,或将陷入更长时间的“拉锯”之中。这对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来说,不失为一种更开放的整合方式。

采取上述整合方式的还有东莞港。2017年12月15日,广州港集团与东莞港务集团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全面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及穗莞合作。双方确立合作机制,成立工作小组,推动具体工作落实。但据相关人士透露,双方签订协议后,联系并不多,业务合作几乎为零,而港口资源整合也并未得到有效推进。

虽然广东省已远远落后于其划定的港口整合时间线,但不得不说,广东省港口整合确实难度重重:一是广东地区的港口企业资产比较复杂,涉及到了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的整合以及国有外资整合的问题; 二是广东地区的港口集团整合需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和充分利用落实好中央赋予的广东地区特殊政策;三是如何处理好各港口分工,确保整合后,各港口从协同发展中获益。

港口圈认为,广东省港口整合最终若按照东西部港口集团来推进的话,广州港和招商局港口将分别领衔,成为两大港口集团“带头大哥”。目前,从广州港一方来看,先与极为重要的东莞港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广州港务局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签署协议,广州港作为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正在逐步推进港口整合。从招商局港口一方来看,此前“闷声”出手收购中山港航集团,后又完成资产大腾挪,深赤湾A作价246.5亿元收购CMID持有的招商局港口38.72%股份,深赤湾将成为境内/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资本运作平台。目前并未在广东省港口整合上发声及动作。

另一只鞋子的落下迟早会来,但在那一声响到来之前,广东省十一大港口集团的协调推进,依旧迟缓和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