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內褲也有很多科學,這事兒被很多人忽略了

小時候,起床晚了,大人們總說:“快快起呀,太陽都曬到屁股上了!”

於是,就牢牢地記住了“曬屁股”這三個字,覺得很有意思——如果能將屁股放在太陽下曬曬那將是多麼愜意和舒服的事情——於是,就非常非常懷念小時候光屁股的日子,光著屁股在陽光下暴曬和奔跑的日子。

穿內褲也有很多科學,這事兒被很多人忽略了

黃帝與左神之間就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

黃帝問:“下體與人體的九竅同時產生,但下體最先衰微呢?”

左神說:“勞力的事情不使用下體,喜怒哀樂的事也不使用下體,吃飯喝水更不使用下體。下體隱蔽在人體下部而不外露,只是在房事的時候才用它,但不如等不到它發育成熟就濫於行房,它就會受不了,因受到傷害。這就是人們為什麼諱言陰器的名稱,讓它隱藏在人體下部而不外露理由。如果太多地濫用於兩性而無節制,就要造成傷害了,而這正是它與人的身體諸器官同時產生,而其功能最先衰萎的原因。”

可見,這“屁股”是人類的“私處”,不易長期暴露在外,但接受不了陽光的照射的它保持通風當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科學研究表明陰毛是性徵的體現,也是私處的一個保護層。女性陰毛向下覆蓋大陰唇,會合於肛門前方,而有的女性的陰毛呈長條狀分佈,這樣分佈除了能夠簡單地防止細菌侵入,起到最外層保護層的作用外,陰毛還能起幫助“通風換氣”的作用。男性雖然與女性有所不同,但陰毛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然而,事實是在這個“陰暗”、潮溼的地方,很容易滋生一些細菌,而僅靠陰毛的“通風換氣”作用是不夠的,尤其是女性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穿內褲也有很多科學,這事兒被很多人忽略了

如何讓“私處”更好地保持通風的狀態,相關的專家給了人們這樣三條建議:

1.儘量少穿或者不穿緊身塑身衣,太緊的牛仔褲,內褲儘量選擇一些寬大些的,保持私處乾爽;

2.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實現裸睡,其好處不限於私處保持通風;

3. 儘量減少長期伏案,不穿化纖內褲,使私處保持良好的透氣性,並適時保養。

穿內褲也有很多科學,這事兒被很多人忽略了

古代有一個詞叫“曝書”,也叫曬書,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生活習俗,特有的讀書文化,也稱為“曬肚皮”,是成為文人墨客顯露才學、展示品趣的一種特別方式。

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日:‘我曬書。’”蓋自謂滿腹詩書。後為仰臥曝日之典。 唐杜牧 《西山草堂》詩:“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

郝隆飽學多才,沒有得到重用。他辭去參軍的職務回故鄉隱居。每年的七月七日當地有曬衣服的風俗,家貧的郝隆解開衣釦袒胸露腹曬太陽,人們問他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曬書。

郝隆“曬肚皮”是對當時的一種諷刺,他把人家“曬書”給弄得變了味。但是,他能把那些不易暴露的地方拿出來曬的勇氣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我們學著他的樣子曬下屁股也沒什麼的,而且是在個人的空間裡。

另外,私外見陽光,還可能會給我們一種陽光的心態,進而讓我們有勇氣以“透明”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更多事情。太陽在笑,太陽對我們每一個人、對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來說都很重要。(文/路生的生活空間)

穿內褲也有很多科學,這事兒被很多人忽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