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真實的自己,是不是想到啥就說啥?

逍遙自由魚


很高興回答。

先來講一個故事。魯迅先生寫的,有一家孩子出生了,親戚朋友來慶賀,大多講祝福的話,只有一個人自以為是,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結果,被一頓棍棒打了出去。他還納悶呢,別人的祝福話,都是虛的,不一定能實現;自己講的孩子必然會死,是真話,一定是對的。怎麼真話就沒人聽了呢?


有意思的故事,魯迅先生告訴我們,真話也是要有正確的講法,要考慮到場景、考慮到對象、考慮到接受度、考慮到善惡的結果,絕不能脫口就說,想來就來。


我想,至少要做到三點:


第一,真話,要真誠地講,但不一定絕對地照搬事實,可以允許善意的謊言。上面的例子中,那個木訥地說孩子將死的人,講的是一個人命運的規律,但給人的感受是,他缺乏善意,像是詛咒,怎麼能免了一頓棍棒呢?有時候,出於善意,要適當地講善良的謊言,表面上看不是真話,但因為其中包含了善意,這是非常可貴的出自真心的真話。這裡頭有那麼點辨證法。


記得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這座城市有對母女,父親在四川犧牲了,女兒正在高考,母親就以父親的名義,悄悄地給女兒發短信,鼓勵女兒好好備戰。直到高考結束,才把噩耗告訴女兒,這是人世間多麼感人的一幕,這是多麼真誠的謊言,我覺得,這是了不起的、發自真心的真話——真誠的話。


第二,真話,要有溫度地講,不一定絕對地照搬所見所聞,可以允許考慮到對方感受,而適度委婉。我曾經與一名女幹部交談,看她早幾年的照片,很真誠地說,你年輕時風度真的相當不錯。當時說完就後悔了,因為不適宜。一是此幹部當時也未老,只是稍稍發福而己。二是女幹部忌談年紀,不必討論年輕與否的話題。我本是讚賞的話,但聽者有意,就可能誤讀為,“我已老態,已不再年輕,有風度的只是幾年前的自己”,可見,真話真說,切不可忘了對方的感受。


第三,真話,是有控制地講,不一定絕對地真接說出來,可以允許說一半留一半。記得季羨林大師曾說,我的講話原則是,真話不全講,假話全不講。這是非常好的境界,就是說,他能保證,凡是假話,他一定不講,哪怕保持沉默;至於真話呢,也不必全講出來,可以講一部分,其它留給人們思考。有一檔欄目《實話實說》,為什麼那麼火,因為人們從節目的真話實話中,讀出了溫度,讀出了力量。節目裡能把所有的真話都講完嗎?當然不能,也是一種有控制的講述,讓你理解,真話可以這麼講,犀利卻不莽撞,溫情卻不和稀泥,在講述中增進理解,達成共識。


一個人能不能有控制地講話,這關係到智商和情商,甚至是逆商。智商高的人,能夠看得深遠,不輕易亂講;情商高的人,能夠顧及場景,講得體的話;逆商高的人,能夠面對困境,不講違心的話。如果,你能夠有控制地講,而不是表面上直爽,信口就講,那麼,你的話語的溫情度會高許多,你的話語的負面殺傷力會減好多。比如,某人在背後讓人議論了,遇到他的時候,我適當地提醒他,某些方面要注意,但我必須為那些提意見的人保密,不可能原話照搬,我的出發點是讓此公受到警醒,及時糾正,並不想把矛盾擴大,引發爭議。顯然,這種有控制的話,才是負責任的講話。

說到底,講話是一種技術,也是藝術。講真話是美德,但真話的表達,並不是嗓門越高、方式越直接、話語越激烈、場合越公開,就越能起到效果。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務實,講真話的目的是改善工作,團結同事,體現關懷,實現共同進步。那麼,在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人人都要學會怎樣講話。


人間鳥語


心裡學是一門很複雜的社會綜合學科,心裡學的學習比如分為;

當然心裡學不止以上小編出的學科門類,心理學貫通我們的生活的每一面,具有綜合性強,需深入研究甚至是親身經歷後的所感所想。

問題中所提到的,想說和想做,都是受我們的心裡所控制,心有所想日有所作,想這個東西是通過我們的潛意識開啟,比如我們看到路邊的野花很漂亮,突然就很想摘一朵,比如在燒開水的時候,我們雙手碰到燒開的熱水到迅速收回的時間是0.001秒的反應,我們為什麼從認知就做出這樣的動作?其實這就是潛意識和認知心理學在導向我們的思維和舉止動作,就像問題所說一樣,面對他人就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能你這樣的想法根本不是你的心裡導向所致,學習心裡學得至少認真學習以上幾本書,同名不同版本。



聊數碼科技的Li


不管別人,想說啥就說啥,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做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表達內心:

1、要認識自己,什麼是自己真正的內心,再談表達。

2、表達,似乎又分幾方面,想表達的和不想表達的。說,就說真的,不想說,就不說。既不能傻實在的一股腦都說出去,也不能打著“刀子嘴我就是直”的旗幟傷害人。需要閱歷,技巧,最重要的需要尊敬對方尊敬說話的場合、環境。

3、也要尊重自己,有了自尊,就有了勇氣,敢於爭取自己所愛的。

祝你繼續修煉,做個追求情商高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