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多看 小龙虾少吃

世界杯多看 小龙虾少吃

眼下,世界杯比赛如火如荼,全世界球迷如醉如痴,啤酒、小龙虾销量火爆!在此奉劝各位球迷朋友:世界杯多看,小龙虾少吃。

1924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很多身体健康的人,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代谢紊乱,而且迅速进展为急性肾衰竭。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了这些人的共同点: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食用了一种美味的生物。从那时开始,无论是正规的餐厅还是私家的厨房,这种美食便很少在西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然而近百年的今天,这种曾经造成大规模中毒的美食,却悄无声息地在中国火爆起来…它,就是"小龙虾"。而到了今年,小龙虾的地位更是上了一层楼,成为了国民美食,夜宵之王。吃小龙虾,喝啤酒,看世界杯。这个夏天,大家都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据说,已经有10万只湖北小龙虾代替萎靡的国足,出征俄罗斯了。

肯定有人要问,你说小龙虾可能有毒,这事靠谱吗?有证据吗?小龙虾就是导致"酱油尿"的罪魁祸首,这些病人都患上了那个1924年席卷全球的疾病——"哈夫病"(HAFF)。什么是"哈夫病"(HAFF)病呢?哈夫病又叫作"横纹肌溶解症",一旦患上此病,病人身上最主要的两种肌肉:骨骼肌和心肌,会被病毒破坏,从而导致代谢紊乱,严重者会引发急性肾衰竭,尿色呈酱油色。引起肾衰竭还不是这种病最可怕的地方。它真正让人胆寒之处在于,自从1924年它出现以来,人类想尽办法,耗费无数心血研究,却最终无法确认它的具体成因。所以,小龙虾这种食物,才会逐渐从西方人的餐桌上消失。不是他们不爱吃,而是不敢吃,毕竟现代医学都没办法解决哈夫病。

那小龙虾到底还安全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连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研究了小龙虾十几年的张展鸿都无法做出解答。张展鸿在某知名讲堂做了一次讲座。在讲座中,关于大家传闻的小龙虾的"脏"和"安全",他的说法忐忑中又有些欲言又止,很值得我们玩味: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小龙虾的问题,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可这样一来,我们的监管机构又有多少信心,可以拍着胸脯对消费者说放心呢?

所以,在这些事情解决之前,为了自身的健康,对小龙虾的态度是:美食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如果一定要吃,请少吃,尝个鲜就可以了,适可而止。

世界杯多看 小龙虾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