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該領域已變成了挑戰者,德國霸主地位將不保

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該領域已變成了挑戰者,德國霸主地位將不保

鋰離子電池

過去西方的汽車製造商們對於中國競爭者一直秉持著嘲笑的態度,抱怨被中國企業模仿,而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變成了挑戰者,挑戰德國的汽車製造技術,在技術創新發展上,中國僅落後於德國。

據研究調查表示,全球35家汽車公司1223項創新成果,其中寶馬、大眾和戴姆勒佔32%,中國車商排名第二佔18%成果,日本以17%位列第三,美國緊跟其後佔11%,幾乎在每個領域中國製造商都有創新,特別是未來技術電動汽車,從現在開始,西方製造商不再是中國企業模仿的對象,用創新說話挑戰西方製造商們。

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該領域已變成了挑戰者,德國霸主地位將不保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就是中國,淘汰燃油車轉用電動車是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確保核心零部件電池的原料充足,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的大型車企北汽集團和智利就電動汽車組裝、鋰開採、電池製造等產業振興進行談判,像比亞迪這樣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開始在智利佈局。

英國媒體稱,雖然現在世界第一大汽車電池供應商是日本松下,但是全球的五大鋰電池供應商中國佔了兩家,鋰離子電池用到的四種關鍵組件隔膜、電解質溶液、陰極材料、陽極材料,中國製造商控制著50%-77%的市場。

部分日本企業漸漸放棄依賴國產電池,東風日產曾表示可能從中國的製造商手裡購買鋰離子電池,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到中國開設工廠合作電動汽車電池的業務。

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該領域已變成了挑戰者,德國霸主地位將不保

近日寶馬工會主席呼籲大眾、戴姆勒等德國車企一起合作生產電動車電池,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德國擁有卓越的技術,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正在和德國進行競爭,誰是技術的領頭羊還有待商榷,有德國媒體表示,如果歐洲不建立自己的電動車電池工廠,那麼中國就會代勞,中國將會趕超德國成為電動車領域的霸主。

戴姆勒的監事會成員表示之前疏忽了,對中國生產的電池已經產生了依賴,電網、充電站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中國正在打造,但歐洲人卻太過猶豫,再這樣下去,面對壓力只會越來越多。不能掌握技術就會被落下,握在自己手裡的技術才是真的。(立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