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社會、人情社會的根源從何而來

我們無數的文學家、批評家,總是去評判民族的缺陷、劣根性;遠的如魯迅、柏楊,近的如陳某青、嚴某苓;他們只是提出批評,卻無從建設,引起反思,卻不提供出路。這就在於文人感性的思維,即使敏銳,但也缺乏深度科學的洞察。只有結合社會學,才能從中給出最本質的答案。人生而是沒有思想的,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個民族也一樣,任何民族性格、思想,都是其所在的社會環境所塑造出來的。

古希臘由於伊比利亞半島多山,農業無法發達,陸上交通不便,而又承接著埃及、兩河兩大文明漩渦的支線;勢必發展出海商文明,商業文明中每個人都是流動的,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可以被定義的,所以人民會崇尚自由民主;陌生人社會中,人際交往也會重視契約精神;流動人口難以管理,於是也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等等而農業文明的經濟基礎是耕地,耕地是靜止不動的,它就會衍生出一系列特性,形成農耕民族的性格。

關係社會、人情社會的根源從何而來

每個農耕民族的基層社會都大同小異,這些小的差異也影響了各民族不同的發展道路;如法國的農民主要受制於封建貴族;印度農民則受制於神權,俄國則是最為低下的農奴,這也造成了俄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專制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農業社會,可被稱之為鄉土社會,它是有鄉紳與農民組成的。長在地裡的莊稼動不了,對於完全依靠土地吃飯的農民來說,沒有什麼比“當下的穩定”更重要,要穩定就限制了變數;“重複”就變成了中國真正的鄉土本色,日復一日的去重複自己上一代。

人也動不了,人們每天接觸到的都是一樣的人,“熟人社會”也就此形成;過於熟悉的相處,使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也就隨之而來,代替了法律;人與人之間的承諾,就單憑熟悉來互相信任,於是也產生不了契約精神。而更為致命的是“差序格局”,即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形成的複雜社會關係網, 它的伸縮性極強,決定關係網大小的因素,在於關係網中那個核心人物的地位高低,就此形成了所謂的“

關係社會”。

關係社會、人情社會的根源從何而來

一個人犯了大錯,但如果他和我的關係非常親近,那麼我想盡辦法也要包庇他或者幫他瞞過去,但如果這個人和我幾乎沒有任何交集,那麼他一定會面臨無情的懲罰。西方人人平等的道德觀念在中國的鄉土社會毫不適用,中國的鄉土社會所遵守的道德規範缺乏普遍性,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審時度勢,這也就能夠很好的解釋出,為什麼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反覆強調人脈的重要性,強調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

另外,由這種鄉土社會形成的政權,也被社會形態所限制。農民跑不了,自然農業稅好收,商人流動性強,稅不好收;於是政府勢必會走向重農抑商的道路。而基層農業社會的規模越龐大,它的單一性對意識形態的塑造也就越強。於是中國這種鄉土社會所塑造的民族性格於小農思想,越往後越明顯,到清代達到了極致。當代中國已進入工商業社會,但由於社會中堅人群仍然脫胎於鄉土社會,鄉土社會形成的頑疾仍然存在。

隨著社會結構和形態的改變,鄉土社會的影響終究會慢慢散去,完全生長於工商業社會的新生代必然會洗掉鄉土的泥塵,形成新的民族性格;這才是改掉民族“劣根性”的根本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