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tava(波爾塔瓦號),屬於彼得羅巴浦洛夫斯克級前無畏戰列艦(Petropavlovsk Class),事實上,該級的3艘戰列艦都參加了日俄戰爭,而彼得羅巴浦洛夫斯克號還是艦隊司令馬卡洛夫的旗艦,不過都沉沒了,而波爾塔瓦號是IJN後來打撈起來的。
相比較尼古拉斯一世號,波爾塔瓦號要先進不少。稱為IJN的一員之後,波爾塔瓦號被改名為Tango (丹後,丹後號),取名自丹後國,位於今日本京都地區。同尼古拉斯一世號一樣,波爾塔瓦號也是俄國著名的海軍部造船廠建造,排水量11,685噸,功率7,900千瓦,16節極速,3,750海里續航。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4座雙聯裝加4座單裝152毫米副炮等。吃水線裝甲305–368毫米,炮塔裝甲254毫米。
波爾塔瓦號1901年便到達旅順口基地,屬於俄遠東艦隊老兵了。由於旅順口被圍,日本陸軍也登陸,俄太平洋艦隊腹背受敵,不得不試圖突圍到海參崴。在最後突圍的時候,波爾塔瓦號被IJN旗艦三笠號攻擊,使得逃在前面的對友又回過頭來支援她,包括波爾塔瓦在內多艘軍艦擊中三笠號,但並沒有重創三笠。重整完隊伍的IJN開始有組織的攻擊逃竄的俄艦隊,並重創俄軍旗艦太子號,使得太子號出現機械故障無法轉向。由於通訊中斷,俄艦隊其他艦艇並未獲知這個消息,並依然跟著已經不在正確航線上的太子號。最終,一片混亂下,艦隊二號指揮官海軍少將Pavel Ukhtomsk發現了異常,並果斷髮出返回旅順口的信號,但是隻有包括波爾塔瓦號在內的數艘軍艦看到了這個信號並開始返航。波爾塔瓦號被IJN主炮擊中超過10次,有5門6英寸炮被擊毀,傷亡幾十人。波爾塔瓦號和旗艦太子號,別列斯維特號被擊中吃水線部分無法正常航行。
回到旅順口的俄艦隊,發現旅順口依然在日本陸軍第三軍的圍攻下,沒辦法,只能繼續和日軍對峙。從8月11日返回到旅順口後直到11月後,波爾塔瓦號發射了上百發的305毫米炮彈和不計其數的152毫米炮彈。在10月開始,日第三軍開始用大口徑的11英寸炮轟炸港口裡的俄艦隊,波爾塔瓦號中彈兩次,不過只是引起了被控制住的大火,沒有其他大的傷害。12月5日,第三軍攻克了203高地後,情況馬上惡化,日軍的大口徑炮能夠輕而易舉攻擊港口裡的俄軍艦,波爾塔瓦號一天之內就中彈5次,不但破壞了甲板,連彈藥庫都被炸燬引起大火,大爆炸在波爾塔瓦號底部炸開了一個大洞,海水開始湧入,很快波爾塔瓦號沉沒。
1905年,隨著日軍戰勝,日本在在7月便把沉沒的波爾塔瓦號打撈起來進行維修,並改名為Tango。隨後該船被送到Maizuru Naval Arsenal (舞鶴海軍工廠,IJN直接擁有的四大海軍船廠之一),修理工作一直持續到1907年11月。在整個修理過程中,IJN的造船經驗有了很大提升,畢竟之前所有的大型戰艦都是依賴於進口,而這些修理工作,也使得IJN以後有了自建的能力。改造中,主要火炮被保留,除了一些152毫米火炮被替換成日本國產的150毫米炮。
直到1911年,丹後號才加入艦隊,次年被定義為一等海防艦。一戰爆發後,丹後號參與了封鎖圍攻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青島的行動。
1916年,由於當時俄國和日本是一戰盟國,出於外交考慮,日本將丹後號賣回給了俄國,這真是有點戲劇化。10年前還是敵人,10年後就是盟友了。由於丹後號的原名波爾塔瓦號已經給了另一艘無畏級戰列艦,因此她只能被再次命名為Chesma(切斯馬號)。最終切斯馬號經歷了蘇聯革命之後,在1924年左右被拆除。
她的一生也夠傳奇的了,不但死而復生,而且又回到了祖國,前後有過3個名字。
閱讀更多 蠟筆小舊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