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芨草(散文)

□ 李孝賢(甘肅 古浪)

芨芨草(散文)

芨芨

導讀:笈笈草,多年生草本科。杆多葉細叢生。通常生存在微鹼土壤中,特耐乾旱。它是西北地區常見的植物。生活在祁連山深處下條村的農戶家,用笈笈編織的各種農用品隨處可見,背篼、席子、框子、草繩等等,用處可大啦。笈笈必須是等到秋季黃了才能拔,由於其根深牢固結實,一般等到雨後土壤鬆軟時拔笈笈就不太費力,年輕人們大多都準備上一雙用帆布製作的手套戴在手上拔笈笈,因為它結實耐磨,那些僅僅帶著線手套的人,拔不了幾個小時便爛了,雙手的小指根多被磨爛血流不止,而那些老農們。手上的老繭多而厚,即使不戴手套也無妨礙,他們常常提醒後生們:“拔笈笈要將笈笈攥緊後再拔,不然笈笈在手中滑動必然將皮膚磨爛”。

每逢一場秋雨過後,農家後生們便帶上吆食,清早從家中出發,相互吆喝著:“走哎,拔笈笈走哎.....哎......哎......”,他們翻山越嶺,散落於滿山的溝溝叉叉,雙手掠住笈笈杆兒,“蹭蹭蹭”地拔下紮成二三十公分粗的股子,下午回家時各個扛著成捆的笈笈......

我的爺爺是生產隊裡的搓繩高手,將拔來的笈笈搓成繩子需要諸多用具,因為笈笈根部有一層皮需要剝盡,首先必須有一個“刨子”,它是用一塊厚厚的木墩上密密地釘上長約十公分的鐵釘子,將其掛在牆上,雙手拿起一股子笈笈,將根部使勁地在“刨子”上刷,笈笈根部的皮一會兒被刷盡,只剩下光溜溜地笈笈杆兒,然後將刷盡的笈笈杆兒泡在水中大約十二小時,這時將笈笈拿出放在一塊石板上,用木質的小榔頭將笈笈根部砸劈,這時就可以搓繩子了,抽出三四根將根部用細鐵絲扎住壓至腳下,笈笈杆兒放在手心向一個方向捻轉,當搓到笈笈梢部時根據粗細抽出砸好的笈笈接在中間,如此往返一直搓到幾十米,將搓好的細繩子盤成圓圈,第一道手續完工後,再將搓好的細繩子一頭拴在一個小小的搖把上,這種搖把和現在手扶拖拉機的搖把相似,不過它很小且搖把頭上有一個小勾,那是用來固定繩子頭的,如果有兩人時,那麼一個人轉動搖把,另一個人慢慢放開卷在一起的細繩子,等搖把轉起吃勁時將那頭折過來合二為一,再向相反的方向轉動搖把,這樣一根草繩就成功了,隨後再用一小張皮子裹住繩子,來回幾次將繩子上的毛刺兒搓盡以防扎手。草繩分兩種,一種叫“釺繩子”(較細),一種叫大繩。草繩主要是農戶家自用,而生產隊裡用得繩子一般都是皮繩,其結實耐用且成本高。

芨芨草(散文)

拔下的芨芨

背篼、席子是農家常用的工具和物品,家家戶戶都有,下條村編背篼、締笆的高手較多,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國俊、張國富兄弟倆,小時候離村子北頭的那片沙地裡種著葫蘆,每逢秋季我們總是去地裡偷摘葫蘆,張國俊老人是專門看葫蘆的,沙地的高處搭了一個簡易棚,他常坐在那裡手裡總是不停地編背篼,我們發現他在編背篼的時候基本不管地裡的葫蘆了,這時我們幾個童伴悄悄地爬進地裡,撿一個大一點的葫蘆摘上就跑,即使他發現也追不上我們,他腿不靈便更不要說跑了......

有一次他悄悄地蹲在我們常溜進的地方,我們東張西望後便走進了熟路,結果被他發現了,我們不好意思便蹲在跟前看他編背篼,笈笈編制背篼是一個喇叭方形,其編制的笈笈加工和搓繩是一樣的,首先編制好背篼地,從四方形處向上折起的數根笈笈條子上橫向縱向交叉接編,編制的大小在於何時收頭而已,為了結實耐用收頭時背篼的上沿必須用笈笈根部。張國富老人是村裡有名的“流淌”專家,他說順口溜出口成章,詼諧幽默,他一家後來由於修建新房和我家做了鄰居,一次我揹著一個大背篼往自留地裡背糞,背得多了背不動,少了走起來那個大背篼左右搖晃著實難受,張國富老人發現了,他說:“這娃的背篼嫌大了,我給編一個小背篼吧”,第三天下午他拎著一個小背篼到我家來了,他還用一根細麻繩穿好了背篼繩子,我連忙說:“七太爺,謝謝您!”,他接著說了一句順口溜:“這娃個子小來跑得歡,一大堆糞幾天就背完”,惹得我們全家人大笑不止......

“席子”是農家用來曬糧食、鋪在炕上的用品,也可用於蓋房子時壓在椽子上,上面鋪上草抹上泥,防雨防風,它和賣的那種用竹子編制的簾子是一樣的,不過是用笈笈編制而成的,那時農家人窮,土炕上首先鋪一層厚厚地麥草,上面鋪上用笈笈編制的席子,然後再鋪一條氈,家庭狀況好一點的人家氈上面鋪一條床單,炕上疊幾條用何子布縫製的被子,這或許就是“土炕文化”,其實家鄉的締笆、席子、簾子是一個物品,用途不一樣叫法也就不一樣,鋪在炕上的叫“席子”,用於曬糧食的叫“締笆”,鋪在房上叫“簾子”,締笆用後捲起來放在閒置的屋內以便下次再用。

掃把是家家都具備的用品,它的製作需要一個“載撞”和一個直徑約十公分的鐵環,“載撞”是用杏木或桃木製作,根部較粗且留一處用榔頭砸的地方,一頭需削得尖尖的,製作掃把時將笈笈根部毛皮刷盡後,用鐵環套住根部直至用手力插不進去笈笈為止,然後用“載撞”尖部插入鐵環中間,用手舉起使勁地將載撞地部往石板上猛砸,直到笈笈梢部散開為好,這時一人將笈笈分成兩股,各踩在兩隻腳下,剛開始時用線繩子將十多根笈笈的根部紮緊,戳入載撞尖部後不能鬆勁,另一人開始用榔頭砸載撞根部處往外捅,隨著載撞慢慢退出那股子笈笈便也隨之擠進鐵環內,如此往返多次直至笈笈再也擠不進為止,將準備好的一根粗約三四公分、長約兩三米的木棒使勁地插入鐵環中間,然後用一根細細地線繩兒將掃把的笈笈分絆成數股子,這是因為掃起來力不擴散,一把掃把便製作而成。

芨芨草(散文)

芨芨掃把

包產到戶後,村裡人利用笈笈製品來賺取經濟收入,一隻背篼根據大小能賣五至十元錢,一條席子能賣到二三十元,一把掃把賣到十五元左右,那些能工巧匠們編制背篼、席子、掃把等,拉倒大靖市場一眨眼功夫便賣完了,而年輕後生們專門給他們提供笈笈雙方獲利,由於笈笈產業的發展,村子周圍成熟的笈笈再也沒那麼多了,拔笈笈的人需跑到遠離村子十多公里的水泉溝、朱家臺、莊浪村以東的石溝屲裡等地,笈笈拔了它的根還在,它的生命力極強,所以家鄉的笈笈是拔不完的,只是跑的路多而已,而下條村人正是發揚了“笈笈”精神,面對貧困而不畏,不怕苦不怕累,易地搬遷奔富路,不管走到哪裡,骨子裡的那種濃濃的鄉情始終沒有忘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