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億的90歲焊接工 若沒有他中國的航母就會被推遲幾十年

近些年來中國在軍工、高鐵等領域的好訊不斷傳來,這一切成功的背後都離開一群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正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辛苦,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高速發展。中國的航母、高鐵、核電的成功離開不開一位“

焊接工”,若沒有他中國在這些領域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航母要推後多少年才能夠成功。

身價千億的90歲焊接工 若沒有他中國的航母就會被推遲幾十年

這位老人就是中國焊接專家潘際鑾院士,他用行動表明了什麼叫科技愛國。他研製的新型焊接技術應用在航母、火箭、高鐵、核電等高科技領域。潘際鑾雖然今年90多歲,但是依舊活躍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為國家為人民發光、發熱。雖然他的名氣不如明星,但是他的科研成果價值上千億,是明星無法比擬的。

中國第一焊

20世紀50年代末試驗成功板極電渣焊及重型錘鍛模堆焊並且應用於生產。60年代初試驗成功氬弧焊應用於核反應堆製造,完成我國自己生產的第一套核反應堆焊接工程。並且完成了中國第一臺電子束焊機,之後又對焊接的熱裂紋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核電作為一個國家的核心高科技項目,不僅對製造要求高,而且對焊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一點瑕疵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誤。中國第一個核電站就是潘際鑾和他的團隊一起建造的。

身價千億的90歲焊接工 若沒有他中國的航母就會被推遲幾十年

一套別墅換不來的關鍵技術:1997年他又發明了無軌電磁爬行機。這個爬行機具備在大型結構件外立面進行噴漆、檢測等多種使用前景,很快有人上門求購,張口出價二三十萬。那個年代的二三十萬,可以在北京郊區風景秀美的地段買一套別墅。

航母功臣

中國當年購買瓦良格回來之後,外國人認為中國根本沒有能力把它恢復。因為航母的改造十分麻煩,修復航母必須掌握低合金高強度鋼的冶煉和焊接工藝。在克服鋼材問題後就剩焊接問題了。有專家說:航母焊接質量就是戰鬥力。據介紹,每一條焊縫都要用X光拍片一次,檢查是否合格。而潘際鑾卻迎難而上,成功解決該問題。若沒有潘際鑾中國航母不知道要推遲多少年!

身價千億的90歲焊接工 若沒有他中國的航母就會被推遲幾十年

潘際鑾發明的爬行焊接機器人,應用前景廣泛,獲得了多項國際專利。在國際處於領先地位。歐美曾經出巨資向潘際鑾購買這項技術,但都被他拒絕了,這項技術未來將會有數千億的市場。曾經有個房地產老闆找他,表示有投資意向,9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在和他談判5個小時之後,拒絕了對方的投資。“老闆們對跑來跑去能說會跳的機器人更感興趣,見效快,也賺錢。但我去做那些,就沒有味道,因為它們解決不了我最關心的問題。”潘際鑾說。

身價千億的90歲焊接工 若沒有他中國的航母就會被推遲幾十年

潘老的目的很明確也很純粹,他心裡希望中國製造業越來越強。他曾自豪的說:“此前雖然別人不相信,但是我們的確在焊接工藝上實現了對美日等西方國家的趕超,我們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