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农产品提出具体要求,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危机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冬奥会食安动员部署会上,北京市大型食品批发市场、连锁商超、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与来自全国21个省、55个地市、81个县的基地企业共同签署了500余份优质安全水果蔬菜产销直供协议、100份畜禽肉蛋和水产品产销直供协议和130余份米面粮油制品产销直供协议。

目前,北京市已经引导京内龙头企业,在全国打造了一批符合首都标准和首都市民需求的优质食品基地和企业。这让北京市民从过去习惯的“吃品种”,进级成了“吃品牌”

北京对农产品提出具体要求,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危机

市食药监局局长说,到2019年年底之前,本市重点食品的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覆盖率将分别实现果蔬70%、猪牛羊鸡肉60%、禽蛋和水产品50%以上;2021年年底,食品生产供应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格局将全面形成。覆盖北京市市场各类食品品种,低端无品牌农产品将基本退出京城市场。

质量高了是否意味着价格贵呢?市食药监部门还表示,“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通过京内外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反而能在品牌化的同时,降低产品的入市成本和消费端价格,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从以上信息可以感到未来农产品消费市场走向。绿色、品牌、标准化是必然趋势,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是一家一户生产,如何和市场对接,如何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产品。因此应转变思想,改变观念,要有紧迫感。改变种养殖模式。

北京对农产品提出具体要求,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危机

一,走规模化道路。不能单打独斗要组建合作社,要和合作社、涉农企业合作,抱团发展,扩大规模,向规模要效益。

二,绿色优质产品是方向。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要向绿色方向转型,如果按传统模式会逐渐被淘汰的。绿色产品销售是逐渐被认可的一个过程,因此要有销售方案,要循序渐进。

​三,标准化生产。只有通过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质量。一亩地要上多少农家肥,一亩地能种多少颗蔬菜,一棵树上能只能有几个果子,一只鸡要跑步多少步,才能算合格产品,才能使农产品品质得到保证,都需要制定标准,按标准生产,才能取得消费者认可。

四,品牌化运作。品牌是标签,是价值。有品质无品牌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格,这就是品牌的魅力所在,过去张家口出产的土豆品质虽好却没名气,非得辗转几百公里“贴牌”才能销往各地。

绿色发展是方向,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品牌化运作是根本,规模化是基础,几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未来农业发展必备的要素。

北京对农产品提出具体要求,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