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網上有不少網友一直都堅信是原子彈給了日本最致命的一擊,美軍才是殲滅日軍的主力,中國戰場只是來打醬油的,敵後抗戰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即使談到中國戰場,也是極力為國軍“雖敗優容”找藉口,諸如武器裝備不行(松滬會戰拼光德械師),肉搏戰不行(一個排的國軍幹不過3個背靠背的鬼子),口糧不行(中國軍人吃的不如日軍的軍犬)…..寫手們在極力為國軍找藉口的時候,也在逐漸摧毀中國是二戰的戰勝國這樣榮譽感,人都是崇拜強者,於是一些極端的人就會丟失自信,從而“精日”“哈美”等。中國軍隊的節節敗退,被包裝成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可是空間有了,時間如何體現?等著日本人自己失敗?這裡不得不提到被某些人們選擇性忘記的“敵後戰場”,今天重點談談糧食在太平洋戰爭中,尤其是侵華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作用。

一、日本糧食不能自給,以戰養戰不能維持就意味著戰爭失敗

日本的國土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僅為5.28萬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00公頃=1500畝),大約7920萬畝,1940年,日本人口為7193萬人,1945年為7199萬人,有700萬人為戰爭服務。日本本土較小,而且缺少平原種植糧食,本就難以為繼,戰前1938年,日本的糧食產量約850萬噸(2013年日本的糧食產量才達到1300萬噸/年,自給率僅為50%)僅僅依靠大米等足量根本不足以維持,需要大量的海產品比如魚類等補充,本土的國民日常根本吃不到精米白麵,日軍的待遇屬於本土的“小康”水平,當了兵才能填報肚子一點不為過。但日本政府想要開拓殖民地來改變國內現狀,青年勞力被送往軍隊,戰爭後期連小孩都加入了抗戰,讓生產遭受到了嚴重製約,國內興建的兵工廠也帶走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軸心國缺少援助,基本靠掠奪為生,戰爭初期還能夠勉強維持,後期敗退時日本軍隊被餓死的不計其數。日本列島由於自身地形特點和農業生產傳統問題,糧食一直是明治維新後的主要矛盾。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日本都是從朝鮮進口糧食,而甲午戰爭的起因就是因為當時的朝鮮政府加強糧食出口管控,不再向日本出口糧食,日本以其危害到糧食安全為由,發動了侵略戰爭。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亮劍》裡鬼子自白多少反映了當時日本國民的生活狀態

在二戰時期,龐大的日本陸軍不斷加快侵略步伐,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本島的糧食壓力,而侵略者掠奪來的糧食則源源不斷地運回日本。此外,朝鮮和臺灣也為本島提供了大量糧食產品。所以,在戰爭初期,日本本島的人們生活水平還是挺高的,日軍的軍需也由被佔領地供應,所以過得都不錯。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的1941年,日本的糧食“進口”(即從被佔領區掠奪)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紀錄的436萬噸,而從1942年,這一“進口”就開始走下坡路,不是搶不來,就是運不回,到1945年這個數字只有185萬噸。​

另外根據記載,日本對民眾主食的統一管制也正是從1942年開始的,當年每人每日的供應標準為大米二合三勺(約0.25kg日本容量單位:10合等於1升,10勺等於1合;1升等於1.805公升)。從1937年開始到1942年,日本平均每年要“進口”大米180萬噸,而在1945年只“進口”了23.6萬噸大米。

讓日本人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945年是日本自1905年以來最大的荒年!根據記載,1945年秋稻米收穫587萬噸,只相當於戰前1934-1936年年均產量的2/3。

與糧食供給短缺相對應的是,隨著各個戰場上日軍的退敗,以及為未來可能的本土決戰做準備,日軍大幅縮短防線,大量軍人返回國內。看上去日本本土又如戰前一般人強馬壯,精銳盡在,但這些回國的軍人是要吃飯的。

“一億玉碎”的決戰戰略,直接導致了糧食消費人口增加,人均食糧大幅減少。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前一個月,日本的人均主食配給量已下降到了一天二合一勺(約0.227kg),比1942年剛剛開始糧食管控時下降了一成,每人的熱量供給只有965卡路里。就算完全按照這種配給,人也是很難生存的,更不要說這只是理論上的配給量,到後來國民的生存不得不依靠黑市。

據一位日本士兵回憶,在剛入伍的時候,吃的第一餐是在整個軍無生涯中最好的一餐,紅小豆煮粘米飯,而後的伙食基本就是早餐米飯,鹹菜,涼茶,一切從簡,午餐會有一個罐頭肉,一份味增湯,一份米飯,晚餐更為簡單,基本是粥加鹹菜或者乾麵包。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爭舉步維艱,縱深線過長,加上美國對其打擊,補給線難以到達,許多士兵連每日最基本的生活食物都難以達到,尤其是在太平洋群島上的日軍士兵,基本靠自取自足,煮芭蕉,或者樹皮,動物,魚類,許多士兵身體水腫,餓死。軍官的生活品質也沒有多高,按照戰時規定,每人可以分得13兩精米,4兩精麥,以及2兩肉食,但這個水品則要折去三分之一還要多,而且還不能保證每天都能供應,許多官管骨瘦如柴,因為長期缺少蛋白質的攝入,在荻原長一的著作《骷髏的證詞》中,菲律賓的日本士兵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影片《野火》就是反應東南亞日軍的處境

在1945年的後半期,糧食配給中大米的比率不斷下降,增加了甘薯和土豆,以及一些雜糧和豆餅。日本在原子彈爆炸前其實就已經開始陷入饑荒,著名的宮崎駿動畫片《再見螢火蟲》描寫的就是大饑荒中的場景。在1946年3月22日美軍的統計,當時日本6大城市中,只有名古屋的糧食儲備能夠堅持25.7天,東京只能維持5.5天,橫濱能夠維持12.7天,京都只能維持6.6天,大阪能夠維持14.2天,神戶維持8.0天。北海道情況更嚴重,3月10日前後,札幌糧食儲備只有2.3天,小樽只有0.7天,函館0.3天,室蘭糧庫已經空空如也,庫存為零天!可以說戰爭如果持續到1946年4月到7月,日本將有1000萬人餓死,此時,原子彈的投放或許拯救了不少日本人。

我們常說抗日戰爭是中國跟日本打得是“持久戰”,用“空間換時間”,真正實現“持久戰”的地方就是敵後抗戰,用消耗戰的方式“換取時間”。如果沒有了中共的敵後抗戰,日本就可以實現“以戰養戰”,滿洲國的模式就會在廣大淪陷區複製,日軍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擊任何他想要進攻的目標,莫說西南,就是新疆也能被鬼子佔領。整個抗戰,國軍打了前半場,而關鍵的後半場是中共的敵後抗戰,說中共是“中流砥柱”當之無愧。我們不需要跟二戰的其他戰場上比裝備,比殲敵數字,僅憑14年的艱苦支撐,就把鬼子拖得精疲力竭。日本是小國,戰略資源有限,經不起長時間消耗,尤其是達不到“以戰養戰”的目的時,距離失敗已經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