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歷史悠久的海南島是一個移民島,其移民主要從內地流入本島。作為第一代移民的黎族,她屬於我國南方百越族(指眾多部落)的一支,先秦時期從大陸渡海上島,並且在此繁衍生息,成為海南最早的先民。因此,黎族被認為是海南的原住民。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作為海南的原住民,黎族人的生活和酒密不可分,“酒”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黎族人愛喝酒卻不嗜酒,他們認為醉酒會耽誤事,所以黎族人自己釀的酒度數普遍不高。黎酒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飲品。無論是節日活動、婚喪嫁娶、遷入新居,還是生育、社交和舉行宗教活動,都離不開酒。他們以酒為禮,敬酒對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酒文化。黎族酒類繁多,釀酒技藝獨特且歷史悠久,常見的酒有山蘭酒、椰子酒、甘蔗酒、荔枝酒、地瓜酒、玉米酒、山果酒、藥酒等。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特別是山蘭酒,山蘭酒被稱為黎族的“茅臺”,黎族同胞稱為biang。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運用自然發酵的辦法制成。由於山蘭米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因此,以這種稀有山蘭葉製成的酒餅有獨特悠香。山蘭酒酒度不高,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還有延年益壽、補氣養顏和滋陰補陽的功效。品之,味道甜而微辣、辣而不燥,如果是放在封閉的容器內久了,開壇時真如香檳開瓶時,會發出響聲。隨著時間久了,“酉並”的甜味慢慢消失,酒的香味漸濃,埋入地下一年後酒呈黃褐色,數載則顯紅色甚至黑色,此時成真正的山蘭酒。山蘭酒是真正的綠色酒類,對於黎族來說只有最珍貴的客人到來或者重大節慶才會拿出來與親朋好友痛飲。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山蘭米酒從古到今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曆史上,不少偉人都為黎族人民用“黎法”釀製的山蘭米酒所傾倒,並留下了許多佳話,說到這,蘇軾與黎族米酒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據說北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大文學家蘇軾被貶到達昌化軍(今儋州市)。當時海南“都縣稀疏”,鄉野多“風濤瘴癘”。蘇軾路途勞累,心緒不佳,又時遭疾病侵襲,處境淒涼。然而,純樸善良的黎族人卻待蘇軾如貴客,常請他喝“黎法”製成的酒。

蘇軾飲用之後,感覺很好。過後他思緒萬千,欣然命筆: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頭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蘇軾後來常和黎族朋友們飲酒長談,他慢慢了解了黎族人的鄉風民俗,與他們感情相通,親近他們。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蘇軾的一些佳句都與黎族酒有關,如:“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杯同”,“小酒生黎法,乾糟瓦盅中”,“凍醴寒初法,春醅暖更蒙”等。蘇軾對黎酒是推崇備至的,並把這種獨特的釀酒工藝稱為“真一酒法”。蘇軾所飲的酒乃今日黎族同胞所稱的“山蘭米酒”。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山蘭酒雖然好喝,但是產量很小,因為釀酒的山蘭稻是種在高山上的一種穀子,每年三至四月播種,七至八月收穫,產量很低。而且因為這種酒的糖分和水分很多,保質期很短,釀成之後如不在低溫下保存,不到一週就變質變味了。所以,儘管黎族同胞種山蘭釀米酒已有很長曆史,但長期難以推廣,沒有形成生產規模,只是黎簇同胞自家釀造。直到近年,海南有企業將科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結合,在山蘭酒的基礎上生產出“山蘭玉液”,並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日飲三杯山蘭酒,健康活到九十九

黎族地區的人都有兩大愛好,第一愛食檳榔,第二愛飲美酒。所以他們每餐必飲一杯山蘭酒。黎族人大多健康長壽和常飲山蘭酒是有一定關係的。山蘭酒能夠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加上優越的自然環境,空氣清新沒有汙染,讓黎族的人都普遍長壽。海南有一句話說:“美不過黎族三月三,甜不過黎家糯山蘭。”當有人問黎族阿婆長壽的秘訣時,阿婆會說“喝了山蘭酒,活到九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