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照先:防災一線無畏堅守 保障數萬名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黃照先:防災一線無畏堅守 保障數萬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黃照先

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16年,面對突發險情,他總是身先士卒,勇赴抗災一線。用實際行動抒寫了一曲曲防災搶險壯歌。他就是1月“荊楚楷模”黃照先。

成功處置地災險情近500起

保障了數萬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黃照先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16年,擔任地質環境科長7年,面對突發險情,他總是身先士卒,勇赴抗災一線,用實際行動抒寫了一曲曲防災搶險壯歌。他先後參與成功處置地質災害險情近500起,其中包括秭歸縣杉樹槽滑坡、五峰縣宋家灣滑坡、夷陵區陳家灣滑坡等特大型滑坡,保障了滑坡體上數萬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他及全市地災防治一線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宜昌實現三峽庫區和重點地質災害點連續14年人員“零死亡”。

每年一入汛

救災車就成了他的“流動臥室”

翻開他的汛期工作日誌,平均每月野外調查時間超過20天,幾乎沒有節假日,並且總是白天現場調查,晚上連夜撰寫應急調查報告。

2016年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宜昌入汛後出現5次區域性強降水和7次局地短時強降水,誘發較大規模地質災害218起,小規模地質災害數以千計。整個汛期,他就在這些不斷蠕動變形的滑坡體之間來回奔波。

7月20日晚,五峰縣牛莊鄉松木坪村報告重大滑坡險情,黃照先於21日凌晨五點從城區出發,繞道巴東趕到現場,等準確判斷災情發展趨勢,鎖定滑坡邊界和規模後,天已經全黑,他顧不上連續奮戰一整天的疲勞,連夜撰寫應急調查報告,直至深夜。

7月22日中午,剛從牛莊鄉返回,又接到長陽縣榔坪鎮社坪村發生滑坡的消息,他又立即趕往榔坪,當看到滑坡體已阻斷318國道通行,同時還威脅宜萬鐵路安全時,他顧不上山陡天黑,立即進入滑坡開展調查,調查完後只能依靠手機電筒下山,等就地完成調查報告又是深夜了,由於第二天還要趕赴秭歸進行調查,黃照先不得不連夜趕回,到家時已是次日凌晨3點。在72小時內,他只休息了12個小時,累了困了只能在救災車上打個盹兒。

冒著山體隨時滑動的危險

在山上一爬就是幾個小時

滑坡經常發生於陡峭的山區,要準確判斷災情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需要對滑坡體前後左右近距離調查,並且經常無路可走。

2016年7月25日,長陽縣九龍村報告存在重大滑坡險情,請求專家組前往會商。九龍村是長陽“邊窮高”的不毛之地,黃照先會同專家在38度高溫烘烤下,攀爬於潮溼的灌木林中8個多小時,行徑垂直高差1000多米。

在滑坡體調查完畢後,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如果大雨持續,勢必溪溝漲洪,大家在雨中加快速度,經過3個小時連滾帶跑才到達安全地帶。滑坡體一般在變形加劇時才會請市級專家前往勘查,正在移動的滑坡體非常危險,多數人不敢此時上山,但黃照先沒有選擇的餘地,他是調查組組長,他是黨支部書記,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他總是第一時間克服重重困難趕到現場、第一個進入滑坡體研判災情,為當地政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在現場受傷後

他第一個想到的仍然是群眾

連續降雨最易引起滑坡,黃照先經常冒雨勘查滑坡體,他的車上常備著膠鞋和繩索,道路泥濘、難以攀爬就要藉助這兩件寶貝,但摔跤、擦傷還是經常的事兒。

2017年5月12日,在察看長陽縣田家坪滑坡時,他摔跤造成胸肋骨骨裂、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不得不住進醫院。但災情緊急,想到滑坡不能及時診斷預警,老百姓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一個多星期後他在病床上再也躺不住了,纏著繃帶、傴僂著身子,他又回到熱愛的救災工作崗位。

管理項目資金2.9億元

他卻始終兩袖清風

滑坡體不僅要監測預警,有的還要進行工程治理。黃照先先後參與組織實施三峽庫區後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23個、宜昌運河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及搬遷避讓項目30個等,項目資金共計2.9億元。他深知從嚴從高要求自己的重要性,有朋友請他打個招呼,有親戚請他幫忙銷售原材料,他都堅決予以拒絕。多次拒收相關單位的禮品禮金,他常說:“和施工單位在工作上要多接觸,在生活上要少接觸。”他經手的項目沒有發生過一起違紀違法的事情。

“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黃照先就這樣與同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專業、汗水和無畏丈量宜昌的山山水水,用熱忱、忠誠和智慧守護險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展示了一個“宜昌楷模”的動人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