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经过几个月的挣扎,OFO败走澳洲,让很多从业者唏嘘不已,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出海困境正显示着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经过了多轮资本洗礼,加上市场状况急剧恶化,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下半场。

起初,共享单车的发展初衷都是为了方便民众的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短途出行提供便利。其诞生之初就备受公众和资本的喜爱,要知道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极其惊人,每一辆共享单车,要生生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000元,绝对是氪金利器。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7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共享单车绝对当选,一是需求庞大,痛点沟通,二是模式够好,盈利可期。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不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也同样如此。以OFO为例,其车身轻便,押金抵,但是损坏率太高,制造成本的降低并未降低企业实际成本,大量资金用于维修和补充新的车辆。同时,共享单车最大问题就是——人性的弱点。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在国内,ofo人为损毁率为5%左右,逼近公司给予的6%临界值,而ofo的单车损坏率可能高达20%~30%,这块成本将成为ofo最难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共享单车大量占用社会公用资源,管理成本也是直线上升。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与中国共享单车被据为私有的问题不同:在悉尼和墨尔本,大量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它们不但没有被妥善上锁及摆放,而是被扔进河里、火车轨道边,堆在街角,甚至挂在树上。对此,我们只能说,人性中外皆如此。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与国内不同,国外民众的接受度也是一大考验,在ReddyGo、oBike、Airbike等共享单车进入悉尼短短3个月内,悉尼市政厅就收到了29个对共享单车的投诉。oBike进入墨尔本后,更因为收到的投诉太多,而被维州环保局(EPA)勒令整顿,否则将开出每单高达3171.4美金的罚单。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正是如此,当我们为共享单车欢呼的同时,也不得不痛心这么一个曾经共同看好的行业在烧了无数轮投资人的资金和满怀公众的期待之后,进入这么一个阶段,实在是不由得让人感到十分痛心。

OFO败走澳洲,共享单车出海不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