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暴涨后DApp开发成本高达百万,EOS生态该如何建立?

7月3号,我在陆家嘴国金中心和一个区块链游戏公司开发负责人聊天,他们的游戏项目是基于EOS.IO公链开发的。

当时在选择底层开发公链时没有选择以太坊,而是选择EOS.IO,主要基于公链性能方面的考虑。

以太坊的TPS太低,根本满足不了他们运行的需求,之前以太猫项目把整个以太坊的网络都堵死了。

虽然V神启用了分片的技术,但是由于共识机制的原因,还是选择了基于EOS.IO去做开发。

除此之外,EOS抛弃了POW的共识机制,选择了高效率的DPOS,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了避免挖矿能源的浪费和解决效率。

作为开创者,EOS一直高调的宣传自己免费,对开发者友好、交易免费、百万级的TPS,我相信很多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支持EOS的。

可是没有想到,EOS主网上线以后,TPS的表现不尽人意,测试下来不到1000;而且EOS的内存条RAM一周暴涨40倍。

按照目前RAM的价格,他们合算了一下,项目的开发成本高达几百万,其中购买RAM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费用,这个是对开发者友好吗?

现在项目方本来就很缺资金,上个一线的交易所得1000多万,做品牌的宣传和市值管理也得花钱..........

还没有聊完,他吸了一口烟,叹了几声气,从脸上能明显感觉他的无奈。

我想类似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他们只是其中之一,如此下去,EOS的生态该怎么建设呢?

EOS RAM到底是什么?

讲到这里,估计还有一些朋友不知道什么是EOS RAM,我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5月初,EOS创始人Daniel Lairmer发布了EOS Dawn 4.0版本,其中提出了一项新的,基于市场的内存分配模型,新模型采用了Bancor算法。

Bancor算法中文名又叫做“班科协议”,它最早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计划”。

经过二战,经济严重受创的英国企图通过凯恩斯计划,来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世界货币,以“班科”(Bancor)为记账单位,用黄金计价;各国在同盟中所占货币份额以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同时取消双边结算,以此来削弱美元及美国黄金储备的影响力。

但对此,美国方面提出了“怀特计划”作为反制手段,经济军事严重衰退的英国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面前,自然缺乏影响力,最终凯恩斯计划流产,美国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

虽然英国企图分享美国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凯恩斯的“班科思想”却被流传了下来。凯恩斯的一位追随者后来通过代码实现和升级了Bancor的主要想法,从而产生了班科协议,其核心理念就在于“买卖双方的需求恰好匹配”。

更准确来说,在加密货币领域“班科协议”就是通过智能合约和储备货币完成的代币兑换过程。

该协议使用一种固定的数学公式,让所有人都可以创建代币,这种代币会以一定比率来挂钩某项资产(比如黄金、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这些资产就是被创建代币的储备金,新创建的代币可以通过储备金直接获得价值。

班科算法的优势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代币的定价是根据真实的供需公式实现的,公开、透明、可预测;

第二、没有竞价环节,代币的汇率和其市场价值保持趋同,流动性效率更加深远;

第三、直接使用人机交易,没有对手风险,没有买家和卖家之说。

简单来说, 你可以把RAM理解为EOS的内存条,在EOS的网络上,很多操作都是需要消耗RAM来存储数据的。

比如创建一个智能合约、EOS转账记录、创建一个EOS账号等,RAM是开发者开发DAPP的必需品。

RAM的价格是基于Bancor算法,可简单理解为市场的供需模型。

如果RAM供不应求,则买入RAM时就需要锁定更多的EOS;同时,卖出RAM也能获得更多的EOS。

目前EOS RAM内存的总量有限(以后会扩容),开发者如果要开发项目,必须要购买RAM。

在EOS上创建一个EOS账户需要大约4KB内存。在当前价格,建立一个账户即需要付出大约100元人民币的成本。

如果按以太坊上的现象级应用CryptoKitties来进行一个粗略的换算,它如果运行在EOS目前大概需要100到150万元RMB。

随着基于EOS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对RAM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投资者们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大量的炒作RAM,导致了RAM的价格暴涨,当然如果扩容以后,投资者的风险会很大。

RAM价格暴涨、生态构建堪忧

今天在“区块链律动”公众号上看到,把炒RAM比作炒房,真正需要买房的人因为价格暴涨却买不起,不需要的人手里面却有几套房;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现在的RAM也是,真正需要用RAM去做开发的由于价格的原因,负担不起这么高昂的开发成本,这是生态中的畸形。

在RAM没有扩容之前,永远都是稀缺品,所以从短时间内来看,投资者还会继续炒作。

投资赚钱,对于投资来说,这个天经地义,但是这样的现状会把很多优质的区块链项目扼杀在起步阶段,高昂的开发成本把他们挡在门外。

我来给大家举个真实的例子。

2014年星云链在刚刚起步的时候,资金非常紧缺,创始人徐义吉自己投资了5万;王利杰觉得这个项目很酷,投资了20万;其余的几个联合创始人,每个人投资几万,加起来的创业经费还不到60万。

而现在本来就是熊市,上交易所以后的项目破发太多,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了优质项目在早期的时候融资困难,手上的资金非常有限。

如果RAM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早期优质的区块链项目肯定不会基于EOS.IO去做开发,EOS的生态建设将会很难。

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底层公链项目非常重要的2个标准,第一个是技术实力;第二个就是生态建设的能力。

在EOS公链上的项目越来越多,EOS的流通性才会越来越好,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反之EOS的价值越来越低。

而如今RAM的价格挡住了很多优质的项目,EOS生态建设堪忧,如果长此以往,EOS的流通性肯定受到影响。

针对DApp开发成本高的解决方案

当然有问题也有解决方案。

未来,EOS除了通过扩容之外,对于EOS上不断增长的DApp应用上,可通过侧链等形式运行单独的DApp应用,并通过多个侧链间市场竞争的方式寻求RAM供给与需求间的平衡。

期待BM团队和EOS社区能尽快讨论解决这个问题,降低开发者进入门槛和开发成本,让更多DApp实现商业落地。

我一直都坚信,价格是有价值决定的,短时间内会收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还是在于价值本身,未来EOS只有建设好生态,在EOS上运行的区块链项目越来越多,EOS才会越来越有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