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一男子“嫁”到女方家,用心诠释这份超越血缘的爱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子女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宣汉县黄金镇沙坝村五组村民杨德清,却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着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以及养育没有血缘关系的3个孩子,用善良的心撑起一个复杂的家庭,感动了周围邻里乡亲。

近日,达州新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杨德清,了解了他背后的感人故事。

达州一男子“嫁”到女方家,用心诠释这份超越血缘的爱

“嫁”到女方家共同扛起家

今年48岁的杨德清,由于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2002年,经过别人撮合,杨德清结识了比他大3岁的张青,两人互生好感。但是,张青的家庭负担极重。原来,张青的前夫岳登亮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留下了3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公婆婆,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当时,3个孩子中,最大的年仅11岁,最小的年仅8岁。看着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痛失丈夫的张青不敢倒下,她默默擦干眼泪,担负起了照顾公公婆婆以及3个子女的责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坚强的扛起了整个家。

尽管张青家庭负担重,但是杨德清却心生敬佩。在他看来,像张青这种朴实善良的女子实在令人心疼,也令人佩服。在征得张青的公公婆婆同意后,心地善良的杨德清被“招郎上门”和张青结为了夫妻。

从此,“嫁”到女方家的杨德清,与张青共同担起了赡老抚小的重任。他说:“别的没有多想,我只想尽力照顾好妻子的公公婆婆,以及3个孩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孝敬两位老人如亲生父母

婚后,外面的传言很多,有的说,杨德清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的;还有的说,张青一家情况特殊,不会接受一个外来人……听到这些,杨德清总是笑着摇摇头。

淳朴憨厚的杨德清与张青的公公婆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将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经常陪护老人们到医院治疗,照顾他们衣食住行等,让老人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安度晚年。

几年前,张青的婆婆刘大英患病,从检查到治疗每次都是杨德清带到医院就诊。住院期间,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他搬到老人房间全程陪护,伺候一日三餐,端屎倒尿从未间断。

有一年,张青的公公岳连全因高血压住院,他放下手中的农活跑去医院护理。听闻医生建议公公需要在无烟环境中,他立即戒掉抽了多年的烟。尽管生活清贫,每月收入仅一千多元,但是杨德清咬牙购买了一台空调安装在老人的卧室。

在杨德清的带动下,儿女争先给老人做喜欢吃的可口饭菜,争着给老人洗衣端水,老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日子过得很开心。由于老人病变的多样,老人眩晕不能下床走路,他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鲜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聊天,老人逢人就说“要不是我这个上门儿子,早就没我了。”

一天,岳连全去赶集市的时候不慎丢了200元钱,因为此事上了火。当杨德清得知后,主动为老人送去200元钱,并告诉老人,钱丢了不要紧,不能气坏了身体。杨德清竭尽所能孝敬两位老人,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年。

达州一男子“嫁”到女方家,用心诠释这份超越血缘的爱

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杨德清虽然与3个子女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总是从生活中、学习上关心他们。杨德清说:“孩子读书那时,他就靠在周边做点临时工挣钱。每到星期五小孩要回来拿钱,他提前就把生活费给他们准备起。”打零工,种庄稼,杨德清总是想尽办法赚钱补贴家用,自己省吃俭用。他对孩子的关心,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一次,孩子们看到父母如此辛苦供养他们读书,表示不想读书了。这时,杨德清把他们叫到跟前,让他们放宽心,只要考上了,哪怕砸锅卖铁,也一定会让他们读书。说到动情处,孩子们哭了,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很不容易,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付出了太多艰辛。

“他到我们家来,把我的公公婆婆和我娘家的爸爸妈妈都当作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对小孩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勤劳肯干、吃得苦的人,做什么我都放心。”张青告诉记者。

十六年来,杨德清侍奉张青的公公婆婆,教育3个子女尽心尽力,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却不知道他是“上门儿子”“上门父亲”。在公公婆婆眼中,他是好儿子;在孩子眼中,他是好父亲。

朴实的杨德清担负起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责任,用一颗善良的心诠释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超越血缘的亲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