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mindfulness)源自佛教,是由禪修、冥想等發展而來。正念是一種覺知力,是指關注當下並對一切事物不做評判的一種狀態。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y)是以正念為核心的心理療法的統稱,主要包括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接納與承諾療法、辯證行為療法等。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研究表明,正念療法可以緩解精神病和癌症病人的焦慮、抑鬱、壓力等心理問題,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慢性疼痛,降低反芻性沉思,減少情緒反應,提高認知靈活性,增強記憶力,改善人際溝通等。近年來,正念療法已被眾多研究證明為治療心理疾病最流行的療法,對抑鬱症復發病人尤為有效。

國外對於正念療法的應用比較早,而國內相關研究起步較晚且數量較少。張營等人對關於正念療法的研究進行了文獻計量學分析,探討了正念療法的發展趨勢及研究熱點,為國內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共檢索到3120篇 文 獻。1978年1月-2017年5月 Web of Science上正念療法相關文獻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總被引頻次也基本呈現上升趨勢。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研究的相關領域主要以精神病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為主。目前,正念療法也相繼用於護理領域。正念療法研究目前主要集中於抑鬱症、焦慮症、壓力大者等情緒障礙的病人,可以降低癌症病人消沉情緒並提高生存質量。Zhang等進行的系統評價表明:正念療法可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對緩解焦慮、抑鬱、復發恐懼、疲勞感,提升幸福感、身體功能和身體健康等有顯著療效。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正念療法在精神科的現狀——研究熱點、經典文獻

在中國知網上以“正念療法或正念減壓或正念認知療法或冥想或正念”為檢索策略,結果顯示中文文獻3021篇,這些文獻大部分集中於近 5年且大部分屬於綜述類的文獻,說明我國的正念療法研究剛剛起步,正處於引進階段。

雖然正念療法已逐漸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討,如需要培訓大量的正念治療師、該療法缺乏理論支撐,未來研究需進一步證明它的科學性,進一步探討正念療法的作用機制。

目前所做的正念療法的研究樣本量少,還需擴大樣本量,正念應用領域狹窄,其應用人群以及治療的疾病種類需進一步拓展,如驗證該療法能否應用於慢性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老年衰弱等)緩解其消極情緒,以提高大眾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質量。正念療法干預效果的檢測不能僅侷限於量表等主觀指標,還應增加生物學等客觀指標,以增加證據的可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