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三國比周瑜更厲害的謀士,諸葛亮都自愧不如,36歲病逝讓曹操畏懼一生

眾所周知,一部《三國演義》成為了無數國人心中的經典,無論羅貫中老師的小說演義還會王扶林導演的影視劇,都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有些人物形象是經過刻意渲染的,例如劉備、關羽和張飛;而有些人物的形象卻是自帶光環,例如諸葛亮、曹操以及周瑜等等。

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在《三國演義》中最具爭議的人物,莫過於“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受到羅貫中老師“擁劉反曹”思想的影響,很多人將曹操稱之為“漢賊”,因為曹操廢皇后、殺皇子,屠戮群臣的行為已經逾越了臣子的行為。

不過,也有人將曹操稱之為“漢相”,因為古語有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而在那個漢室已盡的亂世,曹操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始終尊奉漢獻帝為九族至尊,如果沒有曹操,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縱觀曹操一生也是極為複雜的一生,雖然曹操此人愛才,可是曹操似乎也就敗在了人才上面。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位三國時期比周瑜還要厲害,讓諸葛亮都自愧不如的謀士,這位謀士的才能驚天地泣鬼神,略施小計就讓曹操畏懼一生,只可惜在36歲的時候英年早逝。

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紅顏薄命,天妒英才”,在三國時期這樣的人物不乏其人,例如38歲病逝,被世人譽為“鬼才”的郭嘉;36歲病逝,在赤壁之戰中建立卓越功勳的周瑜;以及36歲病逝,被世人稱為“鳳雛”的龐統等等。

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龐統,或許就是因為龐統本人的英年早逝,導致了很多人都忽略掉了這樣一位三國“國士無雙”的謀士。其實單單名士司馬徽口中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話語之中,就足以斷定龐統的才華和智慧並不在諸葛亮之下。

同諸葛亮的儀表堂堂不同,龐統此人五官長相奇醜無比,給人的印象有點“大智若愚”的感覺。因此,當龐統第一次覲見劉備的時候,劉備僅僅讓龐統當了一個小小的耒陽縣令,幸虧當時的魯肅遣書劉備,明確告知龐統此人非百里之才,而是治國安邦的大賢,以及諸葛亮的規勸,劉備才開始善待龐統。

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不同於正史記載的情節,那就是公元208年,曹操親率80萬大軍揮師南下決定一句蕩平南方的劉備、孫權等割據勢力,一統中國的時候。孫權和劉備在聯合對抗曹操的問題上走上了聯合,當時劉備陣營派出了臥龍諸葛亮,孫權給出的是大將軍周瑜。

而除了諸葛亮、周瑜兩個具有運籌帷幄、統籌全局的任務之外,還有龐統的貢獻,當時龐統隻身過江,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孤身入曹營,向曹操獻上了“鐵索連環”計策。

三國最頂尖謀士,36歲早逝讓曹操畏懼一生,若不死三國結局將改寫

這個“鐵索連環計”的提出,是周瑜和諸葛亮火燒赤壁中最關鍵的一環,如果沒有龐統提出的鐵索連環,估計赤壁之戰曹操也不會敗的如此慘烈。因此,可以說龐統給曹操提出的唯一一個計謀,差點顛覆了曹魏的江山,讓曹操畏懼一生。

然而,《三國演義》中,龐統的結局也沒有好到那裡去,後來在跟隨劉備攻伐益州劉璋的時候,不幸慘死於落鳳坡,享年36歲。有人認為龐統之死,就是因為其在赤壁之戰中扮演了極為不光彩的角色所致,80萬生靈毀於一旦,才導致了龐統和周瑜一樣都英年早逝,不過,這種說法有點過於荒誕,經不起推敲,畢竟在正史中並沒有龐統“鐵索連環計”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