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5月26日、27日,

由厦门市卫计委基层服务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市第五医院联合举办的

“2018年基于信息化模式下儿科分级诊疗管理培训班”

在厦门举行!

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来自厦门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这不是普通的培训班!

他们是在为6月20日即将上线的

辅助医生看诊儿科的人工智能操作方法,

做准备!!!!

那是啥?往下看——

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专科科研服务平台图

儿科人工智能看诊系统,目前拥有几十万上百万份规范电子病历。

执行过该看诊系统的一位医生介绍,医生进行处方、开药时,这个大数据平台会根据患者病情,通过历史记录查询分析,做出综合判断,以此提供辅助诊疗方案,来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图

这台系统是如何操作和诊疗的,吴谨准主任为我们假设了一个未来场景:

★ 比如医院儿科有100个人在排队,那我就放50台人工智能机器,家长把卡插上去,就可以看诊了。

★ 按照人工智能现有的格式和模板来书写或者选择,输入各种数据后,人工智能会立即出具一个治疗方案。

★ 最后患者找医生,经过医生进一步确认和核对,便能完成就诊过程。

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专病患者集成视图

在这套人工智能辅助下,无论是精准度还是看诊效率,都可以大大提高。“让全科医生能看儿科,敢看儿科,看得准儿科。”

如今,在厦门市卫计委领导下,系统已在部分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效果明显。虽然其能够做到独立看诊,但为了保险起见,仍然将之作为辅助医生看诊的手段来使用,也就是人工智能看诊后 ,需要医生的核对和确认。

作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第一批试点省市,厦门市正全面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接下来,厦门市第一医院将联合厦门市第五医院,在厦门市卫计委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面向全市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机构的儿科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推广。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2天,培训结束后将授予学员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此外,培训内容还涉及儿科社区常见病诊治经验谈、儿童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处理、儿童流感的规范化诊疗、儿童腹泻病的诊治等近20项授课内容。

6月底将上线儿科人工智能辅助看诊,厦门市“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知识链接

儿科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研发负责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兼任翔安院区(厦门市第五医院)儿科主任吴谨准介绍,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已提到国家战略层面。2013年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启动了信息化建设进程,并在2015年获得市发改委国家现代综合服务项目400万元的资助,医院配套投入2300多万元,完成了临床专科电子病、基层社区电子病、基因大数据测序分析、智能肺音库、病原学基因快速检测、机器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医保大数据分析、儿科预检分诊等项目建设,为这套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研发基础力量。该项目亦作为2016年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示范城市(厦门市政府56号文件)的示范项目之一。

医疗方面的人工智能看诊,有一个难点是需要大量的,几十万上百万份规范的电子病历,该套系统是在第一医院儿科近10年8万份住院病历和三年来80万份门诊病历基础上研发而成,这也是第一医院能够在此领域领先开发的原因,目前该套系统正在向国家申请5项专利、6个软件著作权及8个软件测评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