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共读,仁远乎哉

【共读内容】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导读学者】

干春松:北京大学 教授

刘悦笛: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员

【共读笔记】

江宏泽:

【論語晨讀】第819天

干春松:

这是孔子对于求仁得仁的一种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同时也可扩展到对于中西文化在路径上的差异

最近我比较多研究梁漱溟的思想

他有两句很经典的话,来概括中国人的生活样态

即理性早启和伦理本位

梁漱溟的理性概念比较复杂

在这里不好展开

但他说理性早启,导致中国人不像西方那样发展出宗教

而是强调道德自觉

后来的牟宗三唐君毅如强调道德理想主义

所拘的就是为仁由己的态度

“理性早启,导致中国人不像西方那样发展出宗教”[强][强][强]

是否发展出宗教不能简单地判定优劣,但不同却是明显的

就是不把自己托付给上帝或其他的外在的力量,而是认为我们所有的行为,其最终极的发动者和承受者,是自己

累似意思的话,在早期经典中很多

比如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比如孟子对于良知的论说,都是从这个意思上的展开

仁,固然是心之德,然必然表现为仁之行。比如仁政,比如仁民爱物

崔茂新:

没有发展出宗教,反身求诸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不假外求,到后来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确有一种立足于自我性命身心而趋向于至高境界的道德力量、道德精神。

干春松:

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 上

主要也是特出了这一点

即中国思想的人文主义

当然,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可以说是这种精神的凝练

崔圣:

中国思想的人文主义![强][强]

干春松:

即文武周公的思想的基础上的凝练

由此,我们才可以印证,古人说孔子宪章文物,因为周朝思想改变了殷商比较重视天命,开始强调天明靡常,而是要从个人的道德和行为来获得统治的合法性

崔圣:

宪章文武

天命靡常

敬天保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干春松:

论语很典型地反映出早期儒家观念的定型和抽象化的倾向,从而成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

仁远乎哉?是一句很震撼的设问!据此,你不要再去怨天尤人

而是反躬自省,道德的本质就在此,首先是“自己”,不要用环境、用社会的不公用命来为自己开脱,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主要在于自己。

崔茂新:

把自己托付给上帝或其他外在力量,的确有他的问题所在,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对主体之道德人格的挺立与高扬的精神资源作用也无庸置疑,但今天总体来看中国人的道德状况如此不堪,也有值得深思之处。不把自己托付给上帝和其它外在力量,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也没有了对自我之外的神圣存在的精神敬畏与崇信敬仰,从而,下学而上达者“吾欲仁斯仁至矣”,更多困而不学的人,没有恐惧心与敬畏心,则贪欲堕落、为所欲为。这是没有精神信仰的社会与人心的问题之所在。

干春松:

我记得早年读萨特的时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强调人成为什么,主要是自己选择

刘国庆:

仁本身就是终极价值和信仰。儒家自有其宗教性。一神论并不是宗教的必要条件。儒家是人文的、理性的宗教

干春松:

@崔茂新 崔老师的说法有道理,仁远乎哉?这一章是儒家讨论道德的关键点。不能直接转化为对于现实道德状态的讨论的依据

这是两回事

这就好比有信仰也不确保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一样

曾彥惠:

@崔茂新 崔老师,可否理解为人把自己托付给上帝或外在力量,是一个过程或初级阶段

干春松:

中国目前的困境更多的是在社会秩序和价值转型过程中的产物

不是常态性的

曾彥惠:

@刘国庆 这种人文和理性,既有敬畏心,又不迷信外在力量,二者相对平衡。

刘国庆:

@曾彥惠 是。

干春松:

就比如目前比较多讨论中国游客如何如何,有些是因为不了解中外的社会规范不同,有些的确是没有意识。不能直接上升为中国人的道德低下

刘国庆:

现在一说宗教就想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觉得那样的一神教才是宗教,太片面了。

干春松:

@刘国庆 同意,但梁漱溟那个时候主要是从一神教来说的

宗教五花八门,民间宗教也是宗教,但清末民初,乃至后来一般说中国没有发展出宗教,是从一神教来说的

是的,五四理性至上的时代,人们把理性和宗教对立起来

理性克制了一神教的迷信成分,发展出了更高级的宗教形态,人文的、理性的儒教

崔圣:

希望@干春松 老师接着“中国目前的困境更多的是在社会秩序和价值转型过程中的产物,不是常态性的”话题继续深入讨论一下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本质问题。

刘国庆:

@崔聖 是

崔茂新:

人成为什么取决于自己选择,但选择是有方向性的,也是有是非优劣之分的,正因为如此,夫子才问“仁远哉?”并告诫:吾欲仁,斯仁至矣。而夫子则以其生命存在过程,不经意地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至仁至圣的道德人格与道义精神的高标,颜渊“仰之弥高”之叹,子贡宫墙、日月、拟天之喻,却表明他们在发扬天夫子为仁由己之道德理性的同时,已经在自己生命中发展出了以夫子为人格至圣的精神信仰。我体认和倡导的新孔学人文信仰,正是对颜渊、子贡这一以夫子为人格圣(有别于西方一神教的人格神)的且充分尊重人的自由理性的精神信仰的继承与发扬。

干春松:

@崔聖 对于道德原理和道德现状不能一一对应起来,

这种讨论是常见的“逻辑转移”,具体得另外找时间

崔老师,至今许多基督徒在中国传教,采用的就是你的说法

说,没有上帝,是理性的狂妄。

没有信仰,所以没有畏惧

我认为儒家是有信仰的,只不过不是上帝。而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信心

沙尘滚滚读论语,吹尽黄沙始见金

到这里吧

崔圣:

今天最好的总结“沙尘滚滚读论语,吹尽黄沙始见金”!

江宏泽:

梁漱溟先生说儒家不是宗教,是近乎宗教的信仰[呲牙]

崔茂新:

但我是从基督一神教受到启发,回过头来“发现”了论语当中的信仰维度,子贡多大本事啊,但他对夫子却是无比敬仰的。因此有人格维度的精神信仰,在论语中原本就存在,可惜的是颜渊早死、子贡凡俗事务太多,这种以孔子为人格圣的精神信仰没有被重视和弘扬而已。我则以体认、发掘、弘扬这一精神信仰,作为我的道义使命。

刘国庆:

儒家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宗教,组织性弱

江宏泽:

@刘国庆 这要看怎么定义宗教

刘国庆:

感谢各位老师的导读,我说几句个人看法,请各位师友指正,

崔茂新:

@刘国庆 孔学不是孔教,但孔学之学同样可以成为精神信仰。

人可以且不应当有恐惧,但不能没有敬畏。

刘国庆:

本章文字简洁清晰,我们可以翻译为:仁远吗?我想要仁,仁就到了。但看似简洁清晰的文字,却非常耐人咀嚼。首先,孔子的问话“仁远吗?”应该是当时很多人认为“仁”很远,因而不去追求,不去践行。《卫灵公》中有如下一章,可以佐证我们的理解: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皇侃《论语义疏》引王弼云:“民之远于仁,甚于远水火也。见有蹈水火死者,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几乎孔子的每个学生都去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比如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子贡问为仁、子张问仁、樊迟两次问仁,也可见当时的人对“仁”的内涵确实非常陌生。孔子自己甚至说自己从来没有见到过追求仁的人: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可见当时没有人追求仁,恰好就像今天我们认为“无奸不商”,没有一个商人追求诚信一样。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去追求仁呢?人们在追求什么呢?我们就要看看那些不“欲仁”的人,欲求对象是什么。对于大多数缺乏反思的人来说,人的本能及自然的情感就是行动的目的,人们依情而行。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不依情而行的人,又往往追求富贵: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设定了目标之后,人们往往选择最快捷的方式去实现目的,而不愿意在某种条件的制约下,采取与他人利益一致的行为方式: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因而,在设定目标环节,好色、任情是人的自然目标,超出自然进入社会化的人,又采用了追求富贵的目标。而在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方面,走捷径是人们实现目标的天然方式。这样,当然就见不到把“仁”设为自己行动目标的,即“欲仁”的人了。

那么,什么是仁呢?我们看看孔子和他几位弟子的讨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学生们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各个不同,因为孔子针对弟子们的具体情况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但虽然其内容各有差别,我们仍然可以找出其如下的共同性:(1)仁是对自我行为的要求。立人、达人都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所谓“为仁由己”。(2)“仁”的范畴是高度抽象而普遍的,因而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具体化。(3)“仁”的要求,既限定了人的行动目标,又限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在孔子回答子贡的问题是明确谈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事”与“器”对言,“事”指目标,“器”指手段。“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就是实现“仁”的手段。因而,“仁”的要求,就限制了达到目标所能采取的手段。既然“仁”是抽象普遍的追求和对追求目标的手段制约和限定,“仁”必须成为人有意识地追求的价值,才能起到作用。

王永豪:

仁远乎哉,这里仁是有层次的,颜渊,司马牛问仁,答案不同,对司马牛来说,飞快地想慢慢地说就是仁,对颜渊就不是。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庄子说,道在尿溺。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是一个意思。

崔茂新:

一种信仰,最基本的要素是经文和人格“圣”(或“神”),然后才是社群组织和神职人员。孔学作为信仰的基本要素是具备的,社群组织和专职人员也可以有。

刘国庆: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孔子的“求仁得仁”的意思,是说仁本身就是追求的终极价值。孔子在和子张讨论从政的条件时,提出要“尊五美”,五美之一是“欲而不贪”,而达到“欲而不贪”效果的办法,就是“欲仁得仁”,即改变任情求富贵的追求,而把“仁”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那么,如何才能够建立起对“仁”的追求呢?儒门发现了三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示范效应。即通过在上位者的行为,影响大众的行为,让大众自然效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第二种办法,是对于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用利益去劝说他们: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既然“小人喻于利”,就要通过利益去说服他们。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成大事”来引导“见小利”,就能够让人扩大行为的获益人,从而实现利己利人的仁德。

第三种办法,是通过法律,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礼记表记》中说: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置法以民”而让“畏罪者强仁”,才能够在大范围内实现仁德。

第一种、第二种办法,都需要通过近距离的、人和人之间的劝说和影响而起作用,且劝说和示范要对抗人自身的欲望和利益,极为困难。第三种办法能够适应大范围的人群,但需要国家机器作为后盾。而国家机器的操控者,因为掌握不受控制的权力,从总体水平来说,只会比百姓更坏,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见矣"就是证明,怎么保证“置法于民”的“法”本身是“仁”法,而不是恶法或秦法呢?孔子似乎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而儒门的努力方向一直停留在“礼”上,在如何制定“仁法”方面着力不多。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证明。而“礼”本身并不具备强制性,因而难以建成大范围的仁善社会。解决“仁”与“法”的关系问题,首先需要把礼还给共同体,破除圣人制礼作乐德迷信,其次需要把礼法制化,以法护礼。这就需要借鉴英美的共同法系统。共同法就是通过案例,发现人与人相处的善道,然后通过独立的法官和陪审团适用于每一个争议,并在适用于争议的过程中教育陪审团,普及善道。这样就把道的发现、适用、普及结合在一套系统中,从而建成了全球最早的由多元力量支持从而健壮非凡,能驯化权力而不受制于行政权力的仁善社会。

发言完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崔茂新:

三者之外,就是神圣人格的道义精神的影响力,这是夫子所特有的,也是最基本且最高层次上的。

王永豪:

@崔茂新 是的,这应该是最重要的

馬震宇:

单靠自觉自悟自省等“自己”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需要外在的公正或博弈机制。

崔茂新:

没有信仰的理性是有缺陷的,没有敬畏的自由就是胡作非为。

王永豪:

对颜渊司马牛樊须的引导应该无涉政治利益和法规

@馬震宇 我觉得民主精神,法律意识和儒家思想结合是不错的选择

刘国庆:

对人格的依赖不足以完成教化。人格本身都是随着知识的扩大而不断扩展的。孔子的人格,要成为今日教化的资源,需要非常多的普遍化和转化。而普遍化、转化的过程和所依赖的原则,比人格的特质和表现更为根本。因而,学习、践行儒学的原则,比方向孔颜人格更重要。

馬震宇:

@王永豪 [微笑][强],昨天看一文,企业高层无为而治,企业中层儒家仁治,企业基层法家法制(大意),任志强谈管理。治理本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理想化或粗暴等都不解决问题的。

崔圣:

@崔茂新 老师上面提到的“恐惧”与“敬畏”。君子是没有恐惧心理的,只有小人患失患得才恐惧;君子取财有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恐之有?君子明天道,故有敬畏之心;小人在意衣食住行之满足,不明白大道,故无敬畏之心。

崔茂新:

@刘国庆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而是神圣人格,即信仰的人格维度,人格圣或人格神。所不同的是,人格神与上帝是一体的,代表上帝行神迹;人格圣是最具有仁性且最接近天道而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企及的从道义上必须崇信和敬仰的至仁至圣者。这是孔学信仰与一神宗教的区别之所在。

刘国庆:

恐惧和敬畏,是不是只是名词的区别?

王永豪:

这里恐和惧得分开讲,孔子说话临事而惧这里恐和惧得分开讲,孔子说话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刘国庆:

我对孔学的信仰与您不同。我信仰的是以“仁”为核心的一系列准则,规范、正义、智慧、诚信。

在我看来,只要追求这些价值,就是同道。

崔茂新:

@刘国庆 肯定不仅仅是名词区别。恐惧只是害怕灾难降临,敬畏则有崇敬和信仰在里面。不仅信,而且仰,信仰的对象并没有神力可以惩罚你,这是对于仁德和天道的心悦诚服。

刘国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所可能成就的伟大人格,但不需要有哪一个人代表,所谓“人格圣”

王永豪:

@崔聖 这里恐和惧得分开讲,孔子说过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曾子一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应该算是惧,偏向于慎的意思

刘国庆:

这样说来,临事而惧的“惧”,不是害怕灾难到来吗?

崔圣:

似乎有一种因果关系?@王永豪 @刘国庆

王永豪:

我理解,解决问题要谨慎处理,思考缜密,所以才有后面的好谋而成

刘国庆:

我只是不知道不同的“名”背后,“实”是否有别。我确实不知道“畏”与“惧”的差别。@崔聖

崔圣:

@王永豪 老师从儒家的一贯思想理解的路径我以为是对的。@刘国庆 

这里的“畏”与“惧”恐怕也不能用二字本身含义去理解。

崔茂新:

@刘国庆 这就是有信仰的理性与无信仰的理性的区别了。我追求道义人格,但我深知无论我怎样追求,都不可能达到孔子人格的万分之一,我以孔子为我所信仰的人格圣,对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对我自由和理性的发扬,都有无限的好处而无一丝一毫的坏处,我把即凡而圣的孔子当作至仁至圣的孔子来崇敬,来信仰,也是“吾欲仁,斯仁至矣”的一条道路啊,更何况颜渊、子贡走的就是这条路。我始终认为,不一定要成为宗教徒,但如果没有对神圣人格的精神信仰,其理性是有缺陷的,是无法保持永远谦卑而自信之健康心态的。

王永豪:

畏和惧区别应该不大,恐和惧应该区别大一些

崔圣:

@崔茂新 老师的心态,是儒家典型的至圣心态。

王永豪:

吾预仁,斯仁至矣,和求仁得仁又何怨?区别在于预和得二字上面,一个是是事前,一个是事后。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人人皆可拾金不昧,此时仁不远。送还失主就是仁。等你找到失主后,失主毫无谢意,态度冰冷,若自己心有不快,则可以用求仁得仁,又何怨来劝诫自己

写错了,欲写成预了

崔茂新:

@崔聖 我也是受到基督一神教和西方宗教哲学的启发,才特别重视了孔子作为信仰之人格维度的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思维中圣人太多太乱,唯孔子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代言人,是值得世人永远敬仰和精神信靠的至仁至圣的人格圣。

于蔚森:

孔子也是我的精神领袖。

刘国庆:

不是我的。我觉得孔子只是伟人之一

崔茂新:

正因为如此,我是把孔学和儒学、儒家、儒教分开来看的。

于蔚森:

孔子不能用伟人描述,必须用圣人来说。

伟人不一定是圣人,但是圣人一定是伟人。

崔茂新:

@刘国庆 我认定孔子是至仁至圣的唯一,或者说我真心地相信孔子是至仁至圣的唯一。尽管我知道从“理性”或“客观”上说,孔子可能不是唯一。但站在我的角度,站在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的角度,我宁愿相信孔子作为至仁至圣之人格圣的唯一性。

于蔚森:

崔老师的观点我赞同。但是我只能停留在感觉层面,说不出具体原因。

崔茂新:

但我从来不要求、更不会去强求别人也这样“认为”。

@于蔚森 我一直在申明我这样“认定”的理由。

刘国庆:

您这个“相信”,可是没啥依据的,是“宁愿”您这个“相信”,可是没啥依据的,是“宁愿”

崔茂新:

@刘国庆 如果我们不把这种绝对真理绝对神圣“寄放”在孔子身上,就会有意无意地握在自己手里,从而成为一个自以为理性在握无所敬畏的文化狂徒。----而这就是我这样“相信”和“宁愿”最坚不可摧的人性依据。至于传统文化依据,尽人皆知,不劳我重复了,

刘国庆:

如果我们不把这种绝对真理绝对神圣“寄放”在孔子身上,就会有意无意地握在自己手里---不见得。其实可以寄托的是第三者:在求知、修养的程序上,“礼”上。

崔茂新:

我对论语的任何解读,对孔子任何教诲的聆听,都是我的生命和心灵的真实体认,因此,尽管我是以孔子为人格圣的孔学信仰者,但我并没有放弃反而是深化了我独立的自由理性。

我深信一神教是有其合理性的,只是他们把这种合理性的强调超过了合宜的限度,也就不合理了。我倡导一圣之孔学信仰,就是吸收并升华西方一神教所具有的文化合理性。

当然我的这种“吸收并升华”的意识和能力,来自于孔子的恩典与教诲,智慧归于孔子,仁圣归于孔子,一切荣光归于孔子。找到孔子,就找到了我生命存在终极性的精神信靠。[流泪][流泪][流泪]

孔子永远都不会惩罚我(即使我不仁不义),但他的确是在不知疲倦不厌其繁地启迪我引导我教诲我朝向仁、圣的道路。

梦格尔:

@崔茂新(北京)[握手][握手][握手]崔老师,仰望让我们获得虔诚、敬畏、智慧和坚定

崔圣:

上面干老师提到梁漱溟的“理性早启和伦理本位”思想非常重要!中国的“启蒙运动”在春秋或者更早。上面干老师提到梁漱溟的“理性早启和伦理本位”思想非常重要!中国的“启蒙运动”在春秋或者更早。

崔茂新:

理性早启,如何实现理性的理论升华与贯彻到底?伦理本位,如何达致伦理的守死善道与精神信仰?

蔡世连:

春秋启蒙?先说清启蒙内涵。一切归孔子,一切归主。理性宗教,流动固体。有趣。

崔茂新:

@蔡世连 一切的仁、善、美,我诚心诚意地归于孔子(孔子未必接受),一切的过、罪、错,当然是我自己的。[呲牙][呲牙]

蔡世连:

君之文艺理论大作,该是你的吧?

一切归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在哪?

崔茂新:

那时还没有信仰孔学。这是一种心态,不是“客观”描述。

就像基督徒把一切都归于耶稣基督一样。

蔡世连:

既已二分,应非一切。我相信,打死也不会放弃你的独立人格与思想。崔子骨头硬。

崔茂新:

孔学信仰本身就是我一种自觉自愿独立完成的自由理性之选择,不是被传教和被洗脑的结果。

蔡世连:

我也宁可,不相信你会成基督徒。

崔茂新:

善与恶、仁与不仁之二分是有意义的,我说一切仁、善、美归于孔子,而不是“一切”都归于孔子。

蔡世连:

你把前崔后崔二分。

崔茂新:

在有精神信仰这一点上,我和基督徒有共同之处。但孔学信仰与耶教信仰又有诸多不同之处。

蔡世连:

好。无信不立。但,各有各信。不争。


————

预习资料: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道:“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论语正义: o正義曰:此求仁得仁之旨。《孟子盡心》云:“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o注:“仁道不遠,行之即是。”  o正義曰:注以欲仁即宜行仁,夫子告顔子以“克己複禮爲仁”,即此義。

【论语集注】

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夫豈遠哉?程子曰:「為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论语注疏】

【疏】「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o正義曰:此章言仁道不遠,行之即是,故曰仁道豈遠乎哉,我欲行仁,即斯仁至矣,是不遠也。

《论语》共读,仁远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