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六間房85億元重組「排雷」,下一步或港股IPO

文|浮萍

火速重組,火速問詢。

昨晚,原本被傳言要IPO的花椒直播,竟然和六間房重組了,前者估值51億元,後者估值34億元,新公司的估值也將會不低於85億元,這被外界解讀為結盟對抗映客的IPO以及直播紅利衰退,是一種報團取暖的行為。

花椒2年虧損5.79億元,需要裝入新資產說資本故事可以理解,但是2年盈利5.24億元的六間房至少在財務報表上看起來十分健康,為什麼要與一個財務上如此差的公司重組呢?

花椒六間房85億元重組“排雷”,下一步或港股IPO

這個問題不光我們想知道,證監會也想知道。

就在方案發布的第二天早上,六間房的母公司宋城演藝就接到創業板的問詢函,就重組的細節問題進行問詢,其中很明顯的一條就是:同處直播行業,為什麼花椒虧損嚴重,但是六間房卻能盈利如此好?

這很奇怪,不是嗎?

同行業現在能查到數據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虧損的,比如行業第一的映客直播2017年實際上是虧損2.4億元的;再往大了說在線視頻類的企業就沒有不虧損的,B站、愛奇藝等都虧損,虎牙直播也是剛剛才實現盈利不久。

事出反常必有妖。

4億分紅,宋城演藝成功“甩雷”

本次併購重組最大的贏家就是宋城演藝了,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資金回報。

首先是現金分紅。根據重組公告的資料,在重組之前宋城演藝將會突擊分紅4億。這也是很多公司併購重組的套路性動作,我賬上有錢不可能帶到新公司,肯定是先化完再合併,對自己才有利。

根據資料,目前六間房賬上現金僅為2.52億元,應收賬款也不過700多萬,哪裡有能力分紅4億呢?

一般來說如果企業自己現金可以分紅,會採取貸款的方法獲得現金再分紅,然後把債務帶到新公司,這是一種吃相十分難看的做法,以六間房的現狀,大概率會採取這樣的做法。

這也是宋城演藝推動六間房重組的重要動力之一。

花椒六間房85億元重組“排雷”,下一步或港股IPO

這次重組分紅加上投資收益,可以為宋城演藝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公告明確表示“根據初步測算,本次交易產生的利潤預計超過宋城演藝 2017 年淨利潤的50%”。

2017年宋城演藝實現淨利潤10.68億元,這意味著這一項資本運作將會為宋城演藝帶來超過5.34億元的利潤。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記得前些天宋城演藝未來兩三年公司利潤規模和公園數量規模翻兩三翻的言論,這一從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口中說出來的話被外界解讀為故意誇大成績,推高股價,也因此受到深交所的關注,要求其說明盈利能力提升背後的理由。

如今來看,通過六間房這樣的操作,的確能夠幫助公司實現業績短時間的爆發,但這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業績,僅僅是一次財技展示而已。

2年累計虧損5.79億元,花椒終於找到了新故事

這次重組方案的公佈,應該是花椒財務數據的第一次對外公佈,終於揭開了這一軟件的神秘面紗。

根據宋城演藝公佈的資料顯示,花椒直播的運營實體北京密境和風科技2017年營業收入24.19億元,當年度淨虧損為1.41億元,兩年累積5.79億元。

這個業績是很難看的,作為曾經的第二大移動直播軟件平臺,花椒直播與映客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根據映客IPO的資料顯示,映客直播2017年39.42億元,當年實際上虧損2.4億元,但是在經過一番調整之後,經調整的淨利潤是7.92億元,已經實現了盈利。

這也是花椒直播尷尬的地方,或者說在未來有可能埋雷的地方。

持續虧損對於花椒直播來說肯定是非常難受的,不論是對曾經傾注心血的周鴻禕還是日後的資本運作中,虧損是一大隱患,對於已經過了紅利期的直播行業來說,金主爸爸們要麼押注第一名,要麼選擇已經盈利的平臺。

花椒六間房85億元重組“排雷”,下一步或港股IPO

對於花椒直播這樣行業中間幾名,在映客已經赴港IPO的情況下,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危急了。

選擇和六間房重組則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籌碼,一來因為六間房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新公司的業績肯定能夠扭虧為盈,二來行業後幾名抱團取暖,對於挑戰映客的地位,增加行業話語權而言都是十分有益處的。

因此重組解救了花椒直播,也提前排除了花椒這顆隱形的地雷。

下一步大概率港股IPO

花椒直播和六間房重組之後的下一步會是什麼?文娛商業觀察認為大概率會是赴港IPO。

首先是花椒直播已經在今年上半年傳出IPO,官方的回應是不予置評,在中國公關界的語境裡,這一態度曖昧的答案已經默認傳聞的真實性,如今和六間房重組成功,也更有底氣IPO。

其次花椒直播如果IPO,只能是赴港,別無其他選擇,至於原因則相當複雜,和近日密集新經濟企業集中赴港IPO類似。

一是因為A股IPO對於這類企業的大門幾乎已經關閉。

目前A股已經處於歷史低位,整個市場流動性趨緊、情緒低迷,顯然不適合;況且在A股審核機制下,對於花椒直播這類的企業是嚴格而又謹慎的,前者映客和宣亞的重組轟轟烈烈,最後不得不黯然收場,映客如今也正在赴港IPO的最後階段。

二是現階段赴美已經成為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因為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陰雲並未散去,特朗普還進一步威脅加大貿易戰金額,讓中美兩國的神經都繃得很緊,在以政治風向為第一原則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也很識趣地遠離美國資本市場。

只能說愛奇藝、B站和虎牙等公司是幸運的,在貿易戰爆發之前順利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如果換成現在根本不可能。

三是港股自身改革,推出同股不同權等措施擁抱新經濟企業,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超級獨角獸企業陸續赴港IPO,雖然香港的制度和大陸大不同,但是畢竟是一家人,去那裡IPO不會有任何政治風險。

因此,重組後新公司的IPO文件板上釘釘會出現在香港資本市場,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時間,但是遲早會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