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2018年内地暑期档迎来了开门红。《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不仅票房上合力冲破20亿,口碑上也给了内地观众两个大写的惊喜。

按照这个趋势,《我不是药神》上映7天就拿到18亿,已经拿到了《战狼2》56.81亿的将近一半,要打破内地影史票房纪录似乎是咬咬牙就能做到的。

但好戏还在后头。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8年前,姜文的一部《让子弹飞》也是现象级的表现,6亿多的票房摆在今天也是大概20亿量级的。4年前《一步之遥》的失利,势必会让姜文吸取教训,再次尝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做平衡。

于是7月13日上映的《邪不压正》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1.电影依旧满满姜文味

7月10日晚,片方在古北水镇长城脚下举行了盛大的电影首映,那里的第一批观众有幸看到了姜文这4年到底磨了一把什么枪。

其中一位观众叫宁浩,《我不是药神》的制片人,看完电影之后他这样评价:“这部电影拍得特别的姜文。”

预告片的屋顶戏就让人想起了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的铁粉应该可以放心了,姜文还是那个姜文,《邪不压正》会继承《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的惯用风格,对称的台词,快速的剪辑,就算看不懂深层的含义,至少也要看得爽。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2.对原著小说改编幅度较大

和姜文以往的电影一样,《邪不压正》也是改编自小说,这次是张北海的《侠隐》。张北海本人也说,电影是姜文的,小说是自己的。从目前的一些评论来看,姜文确实是在“创作”,而不是在“搬运”,电影将会更多集中在角色的恩怨情仇上,而不是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7月11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甚至是开展了一项名为“电影《邪不压正》与姜文的电影创作”的研讨会,多个专家教授都有参与,看来并不是只有某演艺圈电影才能拉来这么多专家的。

专家们也指出了,电影对小说原著进行了较大幅度改编,节奏紧凑而且跌宕起伏。所以看过小说的朋友,也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故事。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3.依然有隐喻可深挖

另外一位参加首映礼的观众,他叫崔永元。他甚至将姜文的这部新片套用到了自己的冯小刚的事情上。

当然姜文可不是为了一起无聊的撕逼事件专门拍电影的,这一点说明了《邪不压正》可能会相对通俗易懂,但仍然有隐喻可以深挖。

专家那边则说,历史和年代的信息量巨大,释放出很多的解读空间和多重联想。故事的时间也会发生在“七七事变”前夜。

一部电影能引发多少讨论空间也是带动票房的因素之一,《让子弹飞》就是因为里面的各种隐喻引发了全民探讨。《我不是药神》则是引发了社会对医药等民生问题的观众。

《邪不压正》能带来什么样的话题,这比故事到底讲什么更具期待。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4.《阿修罗》能否搅局?

《邪不压正》同一天上映的奇幻电影《阿修罗》,自然也是不甘沦为炮灰的。毕竟这是号称6年筹备、7.5亿制作成本的大制作。

从预告片来看,电影的特效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不知道放到影院的3D效果会如何,反正视觉上海报是开了个好头。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电影除了在特效上十分用心之外,在演员阵容上也拒绝滥用“小鲜肉”标签的演员,只拉来了一个《琅琊榜》的“飞流”吴磊担当主演,“千面影帝”梁家辉,金像奖影后刘嘉玲辅助。

只是梁家辉的在预告中的“港普”让人有些出戏。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片方一味宣传电影的好莱坞级别特效也难免让人为这部戏担心,多少声称特效大制作的电影,比如某封神,某迹一样,最后落得口碑票房双扑街,投资方惨遭亏损的下场。

虽说《阿修罗》有着佛学意味的世界观设定,宣传上甚至打出了“哲学”的元素,但只是在好莱坞做过视效的导演张鹏能讲出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讲好这个故事,才是电影能否成功的最大关键。

如果只是视觉特效过关而已,是很难和《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这样的片子相抗衡的。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姜文《邪不压正》首映评价出炉,好戏还在后头

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们,

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