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爲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這幾天電影院很熱鬧,《我不是藥神》這部充滿平民現實主義色彩的劇情片刷屏了,是繼《戰狼》、《紅海行動》之後又一部良心大作,其豆瓣評分直逼9.1分,有人還做了分析,這是繼16年前《無間道》之後又一部高評分電影。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1 中國有一種病,窮病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Fangdcstq

程勇,人到中年,活得人不如狗。

因為家暴,漂亮老婆跟有錢人跑了;上有老爹,身患血管瘤沒錢做手術;下有兒子,要跟後爸移民海外了;開了家店,生意慘淡得交不起房租了。

窮生萬惡,他需要錢活下去。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這時候,呂受益出現了,一個慢粒白血病人。

這個病,要吃一種叫“瑞士格列寧”的藥,普通人得了這種病,基本就只能等死了,因為這個藥4萬元一瓶,吞下一粒藥,就等於嚥下200塊錢。這藥需要終身服用,但吃得你傾家蕩產可能只需要一年。

呂受益得上這個病時,妻子懷胎5月,本來整天想著自殺,但孩子出來那一刻,他不想死了,他要等孩子喊他一聲:爸爸。

藥吃不起,命就續不了。呂受益找到了程勇,程勇開的店叫“王子印度神油”,呂受益知道印度有“瑞士格列寧”的仿製藥,藥效一樣,但拿貨價只要500塊,他想讓程勇代購,一瓶5000元。

程勇需要錢,呂受益想要命。

人窮到一定程度,可以不要命,

人病到一定程度,可以不要錢。

兩人合作,幹起了“印度格列寧”走私。

以身試法,鋌而走險,藥拿到了,卻賣不掉。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人逼到一定程度,總會有辦法和思路,我們生活中任何事情好像都是這樣,所以有了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說法。

沒錯,劉思慧出現了,單身母親,QQ病友群群主,號召力極強,病友們也都很信賴她。

呂受益帶程勇去找她,她不是病人,她女兒是。為了給女兒買天價藥,她在一家夜總會里跳鋼管舞。

思慧漂亮,她把大家招呼過來,和程勇達成合作:群主們幫程勇賣藥,為病友謀福利,程勇給他們8折優惠。

後來,一個黃毛小子冷不丁冒出來。

彭浩,20歲,農村孩子,沒有讀書,查出得了慢粒白血病後,怕連累家人,一個人跑到城裡,在豬場幫人餵豬殺豬,等死。

彭浩沒錢,5000塊一瓶也買不起,直接搶了幾瓶藥。程勇和呂受益給他一頓追打後,彭浩把二人帶到病友們住的廉價賓館,藥已經分給病友們了。

程勇見他仗義,黃毛孩子也挺可憐,心軟了,拉他入夥一起賣藥。

病人需求量越來越大,程勇需要拿下藥的代理資格。

劉牧師出現了,他會講英語。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牧師不能幹違法的事,否則會受到神的懲罰。然而,劉牧師自己也是病人,也經常在教堂組織病友禱告,遇到程勇後他終於認了:

能救人的,只能是人,而不是神。

我想補充:能擺脫貧窮的,只有你自己,也許我們人人都深有體會。

最終,劉牧師幫程勇溝通,拿下了“印度格列寧”的代理資格,並且加入程勇團隊。

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壯陽藥小販,一躍成為“印度格列寧”的中國獨家代理商,收穫鉅額利潤的同時,他被推向神壇,被病人們冠以“藥神”稱號。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正當程勇的公司越開越大,生意風生水起的時候,早已在假藥圈子渾水摸魚的張長林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會議營銷”,坑蒙拐騙數年。

張長林找到程勇說“我給你算了,你這樣賣一年也就一百多萬,而且一旦抓住,你知道後果。我幹這一行十幾年了,沒出過事,你把生意交給我,我給你兩年的錢”。

因為錢而出手的程勇,最終又因為錢而收手。

給了大家希望的程勇,最終又還給大家絕望。

黃毛要回豬場等死,思慧要關注(Fangdcstq)繼續出賣肉體,劉牧師只能繼續寄託於救不了人的神,而老呂可能等不了孩子叫爸爸了。

程勇拿了張長林的錢,去開了一家服裝廠,過起了花天酒地的舒服日子。

然而,永遠沒有真正的金盆洗手。

程勇離開後,張長林抬高藥價,吃不起藥的呂受益割腕自殺。

程勇親眼見證了老呂的死,他準備重操舊業。

程勇、思慧、劉牧師、黃毛重新成團,但這一次,他們只為救人,不為賺錢,藥從5000元一瓶降到500元一瓶,甚至後面,每賣一瓶藥程勇要倒貼1500元,思慧開始向其它省份開放供藥後,程勇每個月要倒貼幾十萬。

一個落魄男人,最終成了救眾生的藥神。但法大於情,神最終被關進了監獄。

最毒的話,讓最惡的人說。電影中,我一直記得假藥販子張長林那句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程勇因為窮,買不起房子,對不起老婆,養不起孩子,治不了父親的病。

呂受益因為窮,吃不起藥,受罪,等死,割腕自殺。

劉思慧因為窮,要去跳鋼管舞,要出賣肉體。

黃毛因為窮,上不起學,治不起病,有家不能回,在豬場等死。

病人們因為窮,亂投醫,吃假藥。

“這個時代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它喚醒了人們心中的善良和希望,通過努力可以改善美好的世界。

“這個時代同時也不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它說明我們現在過的不好,需要用電影來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努力,倘若,我們不再因為窮而看不起病,買不起房、耽誤孩子的學業,那應該是大部分人期望看到的。”

窮,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正如我們一直說的一樣,錢,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夠花的,我們更期望看到的是自己和他人擁有的擺脫窮而努力向前的行動力。

2. 97%年輕人買房靠父母 窮病

《我不是藥神》告訴你,為兒孫預留房產可預防這些悲劇

廣州房地產生態圈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對2000名在一線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輕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7.7%的受訪者發現身邊年輕人多靠父母幫襯生活,97.0%的受訪一線城市年輕人表示身邊人買房要靠父母。70.9%的受訪者希望年輕人在可行範圍內儘量獨立自主,56.1%的受訪者建議完善配套政策為年輕人提供方便。

社會的急速發展以及傳統婚戀觀念的升級,讓現在嫁娶基本成為一門生意,有車有房成為標配,接踵而來的買單大部分落在年長的父母肩頭,幾十年辛辛苦苦積蓄,抵擋不住現實的強逼。工薪族的收入如何買單高額房價,唯有另闢蹊徑的努力。

李陽是河北保定人,妻子是河南人,他們碩士畢業後留在了深圳,3年前買了一套二手房,買房子的錢由李陽父母一次性付了大部分。“如今我愛人剛生產完,我工作忙沒多少精力照顧孩子。岳父岳母就在我家附近租了房子,專門來幫忙照看孩子”。

“我的同學們這幾年陸續結婚,幾乎沒有誰能自己搞定房子問題,尤其是男生,經濟壓力大,不靠父母資助,等自己攢夠錢買房再成家,黃花菜都涼了。”李陽說。

60歲的孫江(化名)是黑龍江牡丹江人,女兒女婿均是北京市某重點高校的碩士,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孫江的老伴兒常年居住在女兒北京的家中,幫忙照看外孫,他則奔走於老家跟北京兩地,“女兒女婿收入比較高,在經濟上沒怎麼依賴我們,但他們工作太忙,得靠我們幫忙帶孩子”。

“孩子買房需要雙方老人幫一把、給一些支持的情況在我身邊非常多。”孫江表示,現在孩子在外面打拼都很不容易,進入社會是有一個起步階段的。“如果雙方父母經濟條件允許,在適度的情況下,幫他們一把也是應該的”。

原來的你,可以不考慮社保等條件,能夠在房價不太貴的城市,比較輕鬆的購房。現在的你,必須到那個城市“生活過”才可以。

一座大山已經碾壓無數人,還有一座大山在悄悄地向你壓來。這第二座大山,是平時大家不會刻意關注,但在關鍵時刻,才能感覺到它是最重要。

誠然,來自生活各個方面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穩定收入成為癌症行業,棄之可惜、嚼之無味。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在穩定工作之餘兼職掘金,比如最近幾年大行其道的微商行業。都只為生活過的更好。

真的。

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處處都是機會,可以改變貧窮。

我們生活在最壞的時代,處處都是冷漠,可以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時間很快,未來其實並沒有那麼遠,就看你如何把握當下……

願年輕的我們,都能在長輩、孩子、自己萬般無奈需要錢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再眉頭緊鎖。願世人安好,不再被貧窮擊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