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我干活儿最多,受到的批评也最多?

凭啥我干活儿最多,受到的批评也最多?

作者 | 杨墨宇

本文首发自《人力资源》杂志

最近有许多90甚至00后都在网上传递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不可否认,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人们从未停止对金钱的追求。不幸的是,富人永远是少数。更不幸的是,即便是富人,有时也并不懂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因此,无论你身家几何,都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钱袋子。

70%的忧虑与金钱有关

一家权威机构曾做过一个调查,人们70%的忧虑都与金钱有关。

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经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部分人相信,只要收入提高10%就能解决他们的财务烦恼。可能在某些情况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但是仍有大量例证与之相悖。

财务专家埃尔茜·斯台普顿女士有着多年的咨询经验,她总结:大部分人的财务忧虑并不是钱能解决的。收入的增加只带来了消费升级,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徒增烦恼。

她认为,金钱烦恼的源头并不是钱挣得不够多,而是大部分人不知道怎样明智地花钱。

相信许多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一定会认为斯台普顿女士指的“大部分人”里不包括自己。有些人会想,如果你要是像我这样有那么多贷款要还,有那么多的家人要养活,你就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我想说,我也有我的财务危机。我在上大学时,两个弟弟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我在学校附近的餐厅做小时工。那时候,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不用再忍受这种筋疲力尽的痛苦。而这样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报酬是多少呢?一小时8元钱。一整天的“苦工”换来的只有几十块钱。

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市丰台区与人合租一间平房,冬天没有暖气,室内只有几摄氏度,那时候,我只希望有一间能够供暖的卧室。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时刻,我也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百块或两百块,尽可能未雨绸缪地攒下一些钱。贫困的经历让我明白,若想避免财务危机,就要学会大公司的做法——学会做预算,并且严格执行。

但是大部分职场人不懂这个道理。众多月光族引以为荣,还振振有词道:“年轻时如果攒钱,你不仅穷,而且还丑。”大部分职场人对于钱非常盲目,假如月末发了薪水,就会马上去商场买买买,至于会不会出现意外的疾病或者急需用钱的事项,想都不想。假如公司在做生意时也这样糊里糊涂地拍脑袋做决策,早晚要破产。

在理财方面,要把自己的收入当作公司账目来管理。虽然怎样处置个人财务是私事,但它像管理生意一样重要。笔者当然不会让你摆脱财务烦恼,不过我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让你利用好现有的资金,做好你的财务账户。

原则1:坚持记账。

五十年前,伦敦的阿诺德·本涅特立志成为小说作家的时候,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子。所以他把自己的每笔开支都记录下来,精确到每枚六便士硬币的去向。记账让他受益良多,当他日后成为拥有私人游艇的富豪之后,他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

我们最好同样把自己的开销都记下来。记账行为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理财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坚持记一个月,三个月最好,精确到每分钱。了解了自己的消费习惯,我们就能制定预算了。

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收入都花在了哪里,那你的理财能力就会成为万里挑一的好榜样。斯台普顿女士告诉我们,有人找她咨询的时候,她会先花几个小时了解对方的收支明细,并且一一记录下来。每当对方看到她记下来的账目总额时,总会难以相信地惊讶道:“我的钱竟然都这么花掉了!”看到自己的账目,不知您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反应呢?

原则2:按自己的需求合理制定预算。

即便两个家庭住在同一个小区、养育了同样多的孩子、收入相当,他们的家庭预算也可能完全不同。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预算是因人而异的私事。按照预算理财并不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毫无乐趣,而是给我们物质上的安全感。物质上的安全感会消除忧虑,进而转化为情感上的安全感。这也就不难理解“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了。

有预算有计划的人往往更容易快乐。那么如何着手呢?列出所有开销,然后向专业理财师寻求建议。他们会帮助你解决金融问题,帮你制定合适的家庭预算。

原则3:学会明智地消费。

打开你的信用卡账单,看看有多少钱是因为一时冲动花掉的?学会明智地消费意味着把金钱的价值最大化。所有大公司都有专业买手和采购员,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公司做出最合理的采购决策。你作为你个人财产的唯一管理者,为何不尝试一下他们的方法呢?

原则4:量入为出。

许多理财专家表示,他们最怕为那些年收入五千美元的家庭做预算咨询。因为五千美元是大多数美国家庭的目标。整个家庭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多年,收入也会有相应的稳健增长。但当家庭收入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消费进而开始失控。换大房子、买新车新家具新衣服,于是,他们很快便入不敷出。虽然收入达到了目标,但由于胡乱挥霍,他们并没有以前快乐。可以理解,每个人努力工作,都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是长远来看,怎样收获更多的幸福呢?是养成控制开销的好习惯,还是让账单堆满邮箱,等着债主找上门来?

原则5:如果需要借钱,请学会如何借钱。

如果你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借钱,保险公司、债券和储蓄存单其实就是你口袋中的钱。不过如果通过保险金贷款,你需要确认你的保险有储蓄功能,即保险单的货币价值是多少。

有一种叫“定期人寿保险”的险种,只具有一段时期内的保障功能,而没有储蓄功能,显然这类保险不能用于贷款。所以在购买保险前,先确认在你筹资的时候,这份保险是否具有货币价值。

假如你既没有保险,也没有债券,但是有房、车或其他抵押品,请选择去银行贷款。但是,假如你没有抵押品,没有房产,除了工资之外没有任何担保的人,该怎么办呢?请珍惜生命,记住这个告诫:千万不要去那些在报纸上刊登诱人广告的贷款公司。一家媒体机构曾报道,那些贫困阶层的债务人面对的压榨让人毛骨悚然,五千元的高利贷会利滚利,最终高达几百万。不过也有一些公司诚实可信,遵纪守法,为需要紧急借款的人们提供帮助。由于他们面临的风险更高,募资成本更高,因此利息高于银行。

原则6:为疾病、火灾等意外情况做好保障。

请相信,笔者不是保险公司的推销人员,但笔者确信,保险只收取相对较少的费用,却能够在所有意外情况下为你提供一份保障。你不用连手上扎个刺这类小事都上保险,但是建议你为人生的重大不幸打个预防针。和这类事情会花费的钱和心血相比,保险费并不算贵。

原则7:勿让保险以大额现金形式结算给受益人

如果你希望通过保险让家庭受益,千万不要让保险公司以一大笔现金的形式兑付。人寿保险协会女性部门的负责人马里恩·艾博里夫人说,你可以使用保险为家人提供生活保障,但不要让保险一次性偿付一大笔保险金。曾经有一位孀妇获得两万美元保险后,把这笔现金借给儿子做汽车配件生意。不料儿子经商失败,这位母亲也一贫如洗。

还有一位孀妇被房地产销售员的花言巧语哄骗,把大部分保险金都投资土地。当时销售员信誓旦旦地保证土地价值一年之内就会翻番,不料三年后,她卖掉这块土地的时候,价值只有当初的十分之一。另一位孀妇获赔了一万五千美元保险金,然而一年后却不得不求助儿童福利协会帮忙抚养她的孩子。类似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

《纽约邮报》金融编辑西尔维亚波特说,“假如女性有两万五千美元可支配金额,平均不到七年就会把它花光。”如果你想为家人提供保障,不妨听取世界上最睿智的金融家摩根的建议,他在遗嘱中声明把财产留给十六位继承人,其中有十二位女性。这些遗产并不是一大笔现金,而是以信托基金的形式保障这些女性终生都有月收入。

原则8: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

著名作家斯特拉·韦斯顿·特特尔帮助女儿树立金钱观的方法值得借鉴。斯特拉九岁的女儿收到压岁钱时,都会先把钱存在妈妈那里。然后这一周每当她想要一两分钱的时候,就写一张支票,这样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开支和余额。女儿不仅从中得到了乐趣,也学会了对自己的存款负责。

原则9:开源节流,做一份兼职吧。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请不要不高兴。笔者无意于教唆你的员工不好好工作,而是在帮助你的员工接受你给他发的微薄的薪水。

如果你按照预算理性消费,但还是觉得捉襟见肘,你可以选择焦躁地抱怨,也可以做点儿兼职计划。笔者去年秋天去杭州开会,入住的酒店离参会地点大概有五公里。会议在早上9点正式开始,我在8点时预约了一辆滴滴快车。上车后,与司机攀谈起来,得知他就职于当地法院,每天开车上班。如果时间充裕,他会早出来一会儿,接几个单,一天的油钱就挣出来了。可以说,这位滴滴司机的本职工作应该收入不菲,但还是会想办法挣点外快,毕竟钱多不压兜嘛。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愿意,都不必在财务方面一味愁眉不展,而应积极应对。看看周围,你会发现许多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比如你擅长烹饪,可以考虑在自己家开设烹饪课程,住在附近的年轻女性都是你的潜在学员。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挣钱的方式,不妨去寻找一下。

无论男女老少,面前都有很多创业的机会。不过我有一个小忠告,除非你天生擅长推销,否则不要以登门拜访的形式推销你的产品。大部分人都厌恶这种形式,因此很容易搞砸。

原则10:永远不要赌博。

那些把发财的希望押在彩票或老虎机上的人让人不寒而栗。即便是全美最知名的赛马经纪人,也无法通过赌马挣到钱。然而每年愚蠢的人们押在赛马上的钱高达六十亿美元,是1910年美国国债的六倍。正应验了那句流行语,毁掉一个人的最佳方法就是让他去赌马。还有近几年流行的互联网传销诈骗,它们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大行欺诈之事。无论你是退休的老年人,还是在职的年轻人,许多人都未能幸免于难。这样的例子,只要打开百度比比皆是。记住那句最朴实的话:靠劳动致富。

原则11:即便没钱,至少要对自己好一点。

如果你的财务状况一时无法改变,至少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要知道,每个人都面对着各自的财务问题。贫困阶级忧虑自己无法迈入小康,小康家庭忧虑自己无法比肩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忧虑自己无法跻身富裕阶级。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一切,也不要终日郁郁寡欢。看开些,对自己好一点儿。

古罗马哲人塞内卡曾说过,不懂得知足的人,即使拥有全世界也无法得到幸福。请记住,即使你住着一千平的豪宅,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睡在一张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