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No.1!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最新排名公布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最新排名顯示,江蘇、廣東、北京三省市繼續蟬聯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

今天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6-2017)》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佈會暨研討會。

2018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主編李建平告訴記者,該藍皮書對2015~2016年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結果顯示,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於上游區(1-10位)的依次為江蘇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河南省、重慶市。

江蘇No.1!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最新排名公佈

排在中游區(11-20位)的依次為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江西省、吉林省、陝西省。

處於下游區(21-31位)的依次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黑龍江省、貴州省、山西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雲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經濟綜合競爭力方面,與2015年相比較,2016年排位上升的有6個省、區、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排位均上升了5位,吉林省上升了3位,重慶市上升了2位,湖南省和甘肅省均上升了2位;15個省、區、市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10個省、區、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南省,排位下降了5位,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陝西省均下降了2位,其他幾個省、區、市都下降了1位。

2015~2016年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比較表

江蘇No.1!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最新排名公佈

注:括號內的數字表示以2015年為基準,2016年部分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升降變化位次,“+”表示排位上升,“-”表示排位下降。沒有數字說明該省份排名保持不變。

2015-2016年期間,個別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表現在重慶市由中游區跨入上游區,前進了2位,內蒙古自治區和吉林省由下游區跨入中游區,分別前進了5位和3位。湖北省由上游區跌入中游區,下降了1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由中游區降入下游區,分別下降了2位和5位。

總體來看,從2015-2016年各省、市、區綜合競爭力得分升降來看,全國31個省、市、區中有3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出現上升趨勢。

李建平介紹,從全國四大區域內部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差異分析來看,表現為四個特徵:

東部地區10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絕大部分都在上游區,只有河北省處於中游區以及海南省處於下游區,其他8個省份都處在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上游區,並且排位比較穩定,基本上排位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說明東部地區在全國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從與其他區域比較來看,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得分差距較大,與西部地區之間得分差距較小,這說明從整體上而言,中部地區尚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中部地區內部的6個省份也表現出明顯的非均衡性。

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大多數處在下游區,但是也有個別省份處於中游區,如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處於中游區,其他各省份處於明顯的競爭劣勢地位。從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來看,西部地區平均得分只有東部地區得分的67%,表明其競爭力與東部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

東北地區3個省份相對於其他地區,2016年競爭力有所上升,遼寧省仍然處於中游區,但吉林省升入中游區,黑龍江省雖然仍然處於下游區,但排位的上升幅度較大。從東北地區內部來看,三個省的排位是比較接近的。

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瞭解到,該藍皮書構建了由1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25個三級指標和210個四級指標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更加註重高質量發展,更加註重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