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寶馬奔馳+保時捷+2000億訂單 = 全球汽車電子頂級供應商

持續跟蹤均勝電子600699有2年多時間了,

今天藉著美國特斯拉正式簽約入駐中國大上海的東風, 先簡要彙總下看好均勝電子的主要邏輯:

公司通過大量跨國併購(德國普瑞、日本高田),業務範圍覆蓋汽車安全、人機交互、智能車聯、新能源動力控制和功能件。均勝電子已成零部件領域的全球化企業,是汽車電子領域的全球頂級供應商。通過整合KSS和高田資產,公司成為僅次於奧托立夫的全球第二大在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

(1)特斯拉Model 3動力控制系統(BMS)不得不指定的供應商。

大家都知道,均勝併購的德國普瑞公司是包括寶馬、奔馳、保時捷等世界頂級名車公司的動力控制(BMS)系統的頂級供應商,更是寶馬公司的唯一供應商!

在汽車領域/包括電動車領域,特斯拉和寶馬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實力根本無法相比!

特斯拉早期電動車事故頻繁,雖然自我開發了bms系統,但是他的安全性,穩定性都不是一流,不穩定。實踐證明他的電芯傳感系統不過關,作為寶馬的bms的供貨商,均勝普瑞的技術成熟穩定度是世界頂級的,是特斯拉這種行業新軍所不能比擬的,所以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主動找上普瑞要bms系統訂單,請記住,是特斯拉找普瑞!

(2)世界頂級汽車公司寶馬、奔馳、戴姆勒、通用、保時捷的安全電子系統的頂級供應商,實力居世界第二!

當然更是寶馬公司電池管理系統唯一的供應商。。。

國內蔚來/大眾等汽車公司更不用說了,在汽車安全電子系統方面,業務基本上都是均勝的。 (3)手握超千億訂單,厚積薄發在其!

手握充足訂單,業績改善通道開啟。2017年,KSS安全模塊獲得22億美元新增訂單,在手訂單量超過100億美元。通過收購高田資產,公司獲取原高田客戶約210億美金訂單,其中2018年預計訂單量不少於50億美元。HMI業務新增訂單126億元,BMS業務新增訂單12億元,功能件業務新增訂單59億元。公司在手訂單充沛,業績增長保障充足。

公司繼續推動併購業務模塊的有序整合,經營業績將進入改善通道。2018年1季度,公司毛利率是17.1%,較2017年4季度回升3個百分點,其中安全系統業務明顯回升2.3個百分點。

盈利預測及評級:

受高田資產收購完成以及併購整合順利落地助力盈利改善的影響,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38億元、694億元和784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9.2億元、13.0億元和15.1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97元、1.37元和1.59元。公司汽車電子龍頭地位確立,亦是中國零部件企業向全球化進軍的典型代表。在手訂單充沛,業務整合加速,公司業績即將進入快車道!

阿牛判斷,公司營收超過千億也就是5年內的事情,如果特斯拉在上海實現量產,那麼均勝的營收將更快的飛奔!

特斯拉+寶馬奔馳+保時捷+2000億訂單 = 全球汽車電子頂級供應商

特斯拉+寶馬奔馳+保時捷+2000億訂單 = 全球汽車電子頂級供應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