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一”安全监管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筹)既是以煤化工及深加工项目为主导产业的龙头工业区,又是以新型建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在辖区内危险点源多,安全风险大,监管责任重。2017年6月,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创新建立了安全监管“五个一”长效机制,即:一日一督查、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演练、一季一互查、一年一评比。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履职尽责,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保驾护航。通过近一年来对“五个一”长效管理机制的运行,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一”安全监管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坚持一日一督查。开发区成立了安全生产督查领导组,分管安全负责人或具体负责人每日到现场,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督促企业进行自查和整改。截止2017年年底,开发区共对辖区内企业提出安全隐患230余条,落实整改221条,其余问题正在整改当中;督促企业自查安全隐患3252余条,已落实整改3248条,开发区对其整改情况报告一一进行复查。

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一”安全监管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定期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例会

  坚持一周一例会。开发区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通报各相关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要求各相关企业“一把手”每周至少部署1次安全工作,每周至少带队检查1次安全生产。同时,建立了开发区安全环保工作微信群,所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安全负责人、安环部长及安全员均被邀请入群,开发区定期发布督查信息,不定期发布安全方面的时事新闻。安全例会的通报制度和安环群发布的督查信息,让各企业间形成了对比、对照、互争先进的心理,切实让那些隐患多的、整改迟缓的企业“红了一把脸”,有效促使企业正确认识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刻不容缓。

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一”安全监管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开展安全消防演练提升安全应急能力

  坚持一月一演练。从去年7月开始,开发区组织大型的专项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共6次,其中包括:粗苯罐区火灾、氯气泄漏、双氧水氧化塔爆炸、氨气泄漏等专项演练,让相关人员了解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如何应对和处置。并督促企业自行开展应急演练14次,整体提升了企业员工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能力。

  坚持一季一互查。去年10月--12月期间,分两批开展了焦化企业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互相检查。这既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有效探索,也是完善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监管模式的新尝试。通过“区域换位、同行业换位、同类企业换位”互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防范和控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组织互查的过程中,为避免企业间“抹不开面”、“不好意思”互相查找安全隐患,为此开发区要求各互查人员每人至少查找5个问题,采取“不怕找错、就怕不找”的工作方式,然后对存在异议的问题进行会同审核,这样不仅可以使互查行之有效,而且还对平时大家掌握的不够清楚的、概念模糊的问题通过会审后,更加明确法律、法规和国标、行标对其如何定义。既促进了企业间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更强化了开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坚持一年一评比。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手续的办理、安全生产台账的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安全知识竞赛的答辩以及安全培训、安全宣传等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注重对常规性、日常性重点工作的及时性考核,把综合考核与年终考核、日常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考核前三的进行表扬通报,考核靠后的要求企业对其安全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对不适合安全管理岗位的分管领导和安全部长,开发区直接要求换岗。

  除此之外,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编排了安全生产视频《伤不起》、安全摄影、安全生产致家人的一封书信等宣传活动,实行了项目试生产期间开发区工作人员和开发区消防队24小时生产现场值守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应对。

  今年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将开工建设共计620万吨焦化、30万吨甲醇、10万吨聚合切片、6万吨锦纶短纤维、20万吨氯蜡等项目,同时引进空气能发电、生物制药、智能集装箱、锂电池正极材料、3D打印材料等一系列煤化工深加工及新材料转型项目,贯彻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工作将进入施工高峰期、攻坚关键期,其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在这激荡人心的新时代,该区将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速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地生根,为全市转型发展保驾护航。(王 鹏 王赟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