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高考”怎么玩

马拉松“高考”怎么玩

跑步的脚跟

【跑步的脚跟】专注于马拉松,超长距离耐力跑和越野跑 | More Than Running。欢迎跑者交流分享跑步故事。

一年一次的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终于可以甩掉书本,尽情释放一下了。考虑到夏天太热,国家把考试时间改在每年6月7日开始,非常人性化,这是一大进步。20多年前,我们那时候高考时间7月7日~7月9日,热成狗,第一天上午语文,下午政治,面对的就是我最不喜欢的两门功课。这20多年来,我有过多次做梦又回到自己当年的赶考时光,梦中各种忙乱、紧张、不安。想来当年过于贪玩,没有好好学习,荒废了这身“骨骼清奇”,以至现在不能维护世界和平了。

马拉松“高考”怎么玩

现在我们业余跑马者,很多人也会把每年的马拉松看成一场赶考。努力挤出训练时间,无惧风吹日晒,长期坚持训练。各种训练套路,掌握一大把:练速度、练耐力、练力量;和朋友约跑、参加跑团、参加俱乐部、自己私下猛练;请教高手、自己研究制定训练计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少喝酒、不喝酒、压缩聚餐社交,减少夜生活; 拉伸、热身、放松、和伤痛玩躲猫猫......个中各种艰辛和乐趣,只有跑步的人才懂。和10年寒窗苦,只为一朝一夕的高考差不多。不过高考一生只有一次,跑马拉松,人人可以参加,年年可以报名,每年还可以跑多次。

参加马拉松,每个人玩法不一样,有人重在参加个数,体验不同赛道,感悟不同城市,用跑步来丈量城市,放飞自己,享受生活,享受健康。有人则看重参加成绩,喜欢寻求突破,比如有跑者会把400、330、310、300、255目标当着自己跑马的宿愿。


有几位熟悉的朋友在很认真训练跑步,期望今年下半年的马拉松成绩能有大的突破,他们的成绩目标从248到330不等,但相较现在能力,都非常富有挑战性。这几位朋友已经选定了下半年的某场马拉松,他们下半年跑马结果会有三个:

  • 差距目标很远。原因有可能是目标订的太高,但落实训练出现困难,不能保障训练,或有懈怠,没有很好执行训练计划。也有可能是认真训练了,比赛中拼太狠,最后不幸跑崩了。但大家完赛不难,都有过跑马经验,底子还算厚实,即使跑崩或没好好训练,也能完赛,离成绩目标远了些而已。
  • 顺利达成目标。一定会非常兴奋激动,因为这几位朋友订立的目标相对现在的能力有相当大的提升,要跨越这距离,除了训练上的付出,生活工作也会为之做很多牺牲,并非年年都有条件允许将跑步放在首位。通过自己的汗水,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最终证明自己是强悍的,都会感到高兴满足。
  • 离达成目标仅差一点点。这点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大家都比以前更刻苦训练,成绩自然会进步,但大家目标订的都很高,最终成绩落在目标直前概率也很高。相信大半年的认真训练是会带来进步,能顺利跨越那个高高在上的目标吗?明明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却功亏一篑。高考梦魇余生一直发生?

我自己更多喜欢训练,每年确保参加一个比赛,今年预订还是上马,检验一下自己的训练成果。我认同的体育精神是健康,拼搏,不断突破自己,跑的更快,跑的更远。上马我会压着自己的极限能力去跑,一如既往跑崩掉的概率很大,也许今年不能突破,未来三年内突破的信心还是有的,虽然更老了。

也有人另外玩法,更多的完成跑马个数,某名人2013年开始跑步,有报道到2017/12/12他跑了70个全程马拉松,翻年到2018年4月,增加到77个全程马拉松,产量高的惊人。我自己从2004年跑第一个马拉松,到现在为止跑了17个全程马拉松,平均一年一个全马,其中有三年各多跑了一个全马。我暗自揣测:该名人的马拉松完赛个数统计会不会把半程也算在统计数据里了?

半程我不计算在马拉松里,如果半程也算马拉松,一年可以跑几百个,也没什么意思,很多人都能每天轻松完成一个,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全程不同,消耗,身体损伤更大,跑完一个恢复时间不短,一年跑五,六个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大神了,一年参赛全程马拉松十几个的,身边寥寥无几。

跑马者们,夏季训练开始了,你们为下半年的比赛准备好了吗?最终等着你的比赛结果是哪个呢?马拉松“高考”怎么玩,你的选择,种因得果,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