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的鞋王百丽,为什么被人吃了?

“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丽!”

在全国300座城市,开设了20716家零售网点,旗下拥有十三个品牌的百丽,是当之无愧的鞋王!曾经挥舞着几十亿从股市融来的金钱,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大肆扩张,就像一条永不满足的贪吃蛇,风光了几年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被消费者嫌弃了。

几个月前,面对高瓴资本、鼎晖投资的廉价绣球,奄奄一息的鞋王百丽,为了维持生计,完全没有拒绝的勇气,不得不向资本“卖身”续命,一代鞋王,无可奈何花落去。

贪吃的鞋王百丽,为什么被人吃了?

邓耀与盛百椒

求利不争权的创始人

权力是无敌的春药。

这幅春药对商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否则就不会诞生官商勾结这样的汉语成语。

相对于江南一带的商人,裹挟着金融资本的余威,频频染指权力相反,香港的商人普遍对权力提不起兴趣,他们热衷的是追名逐利,求利不争权仿佛成了他们的生意经。

而鞋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耀,他的奋斗的一生,就是一部生动的求利不争权商业史,极为罕见!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商界中特别的一个!

前段时间,百丽搞了一个大新闻,就是高瓴资本、鼎辉投资以及百丽执行董事于武、盛放组成的财团,以531亿港元的收购百丽国际,收购完成后将百丽退市,实行私有化。百丽国际公告称,在今年的6月30日前寄发私有化文件。

本次收购前,百丽国际董事长邓耀与堂弟邓伟林通过一家公司持有20.76%的股权;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盛百椒通过萃富创投和星堡环球两家公司,分别持有4.09%和0.89%的股权。

如果收购按计划完成,邓耀、邓伟林、盛百椒将退出百丽。其中,邓耀与邓伟林堂兄弟将套现110亿港元,盛百椒将套现26.4亿港元。

110亿港元,好多钱呀。在这之前,83岁的邓耀以23亿美元的净资产,在2017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名149位,明年的福布斯华人富豪榜,邓耀的排名应该会提升不少,预约108将的一个席位不成问题。

这位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尽管在百丽的荣耀已经谢幕了,但他的名言“我不要权力,我只赚钱”,在中国商场里还是响当当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更何况他还赚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邓耀不枉此生了。

上世纪50年代,香港小伙子邓耀到皮鞋厂当学徒,60年代拥有自己的小型工厂,70年代初自设鞋店;1992年,旗下的百丽品牌女鞋挺近内地市场;2007年5月23日,百丽国际在港上市,成就了鞋王的一段佳话,被竞争对手达芙妮的董事会主席陈英杰称赞为“女鞋业的奔驰”。

贪吃的鞋王百丽,为什么被人吃了?

1987年,邓耀与人合作,到深圳设厂,技术人员由长期合作的一间上海鞋厂提供,厂房则由蛇口招商局提供,而他负责设计、开发与销售,将从女鞋设计到出货的时间,从一年缩短到3个月。

然而,三方合作,情况比较复杂,容易闹矛盾,一向抱着“合作赢得辉煌”宗旨来跟各方面相处的邓耀摆正位置,不与合作方争权。按照出资方的重要性,他应该是工厂的董事长,但他大度地把这个位置让给合作方。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决定。邓耀解释道:“当时,内地人觉得权力最重要,而那时不少香港人与内地人就是在权力分配上出现问题,所以我不要权力,但是我规定工厂生产的货品要有高品质,同时不可为其他公司生产,我是工厂的惟一买家。这样做,我的权力还不够吗?我的目标只为赚钱,谁来做董事长,又有何关系?”

邓耀以退为进,放弃权力,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这才是老狐狸呀,难怪他乐意让出权力这个香饽饽。

1991年11月,深圳百丽鞋业有限公司成立,邓耀找来大学老师盛百椒做总经理,一起打天下。当时,内地还没有对外资开放零售业,港资背景的百丽不能光明正大地内地卖鞋。

精明的江浙人盛百椒一声令下,十六个家族成员立即动员起来,成为百丽的分销商,巧妙地绕过了政策上的限制,将百丽的产品打入内地市场。

邓耀对盛百椒非常欣赏,十分信任他,逐渐放权给他,把他提拔到二把手的高位,同时,盛百椒从百丽的一个职业经理人,华丽转身,变成了百丽的股东,带领着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着整个百丽集团的运营。

后来,邓耀与盛百椒发现这种代理模式的控制力比较弱,1997年,百丽改为特许专卖模式,与16家分销商签订独家分销安排;2002年,盛百椒组织分销商,也就是他的十几个家族成员,共同成立了深圳百丽投资有限公司,牢牢控制住了百丽的零售终端,换句话说,邓耀的睾丸捏在盛百椒的手里。

换做是别人,早就睡不着觉了,甚至不惜发动“内战”,夺回权力。但百丽大股东邓耀对此不以为然,把盛百椒视为黄金搭档,继续信任他,放权给他。邓耀笑言:“跟我合作的人一定要心胸广阔,不能私心太重,这样的人才可成就大生意。”

2012年,78岁的邓耀退居二线,做“太上皇”,把百丽完全交给小股东、首席执行官盛百椒,盛百椒不仅成了百丽的脸面,更是百丽实打实的一号人物。

毫不夸张地说,百丽的荣耀,是盛百椒的成功;百丽的没落,是盛百椒的失败。验证了一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重利轻权的邓耀,一旦与合作伙伴,甚至大权在握的盛百椒发生利益冲突,怎么解决?

邓耀的做法,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是以理服人。在电影《方世玉》里,雷老虎以德服人,生意人邓耀竟然是事事以理先行,令人跌落眼镜。

曾经有港商帮内地人购买百丽的产品,偷偷摸摸地在内地卖,侵犯了百丽的合法利益,邓耀查明实况后,在市场上买下所有货品,亲自登门拜访,跟这些港商说理,而不是起诉对方。

如果他跟公司的隐身一号人物盛百椒发生冲突,也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

这一切都源自邓耀的一个信念:真诚对人,做生意只是竞争,不是对抗!

说的也是,做生意不就是求财吗?何必非得搞得你死我亡呢?和气生财才是正道!

用真理教育人,以理服人,这是汉文化的精髓,毕竟,有理走遍天下,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贪吃的鞋王百丽,为什么被人吃了?

超出自己能力的欲望是一个魔鬼

“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丽!”

这是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说过的豪言壮语。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在香港股市圈了几十亿的百丽,在商业奇才盛百椒的主导下,使出了两个撒手锏,短短几年间,基本实现了这份豪言壮语,以至于江湖传言:只要有百货商场的地方,就有百丽的身影!

百丽的这两个撒手锏,一个是开开开!就是上市了,有钱了,像发了疯似的,在大陆跑马圈地,到处开店,最癫狂的一年,竟然开了2000家的新店!疯子也没这么壕吧,真的是不把人民币当钱看。

另一个就是买买买!这些年,中国游客异国游,标准动作就是买买买,那份豪阔,把老外惊吓得睡不着觉,惊喜得奴颜婢膝,这不,这一年来,中国游客不去宇宙国旅游,棒子都快活不下去了。实际上,买买买这个套路,百丽几年前就玩得非常溜了,买公司收品牌,就像在菜市场买白菜似的,十年间,就组成了庞大的百丽家族,旗下拥有

十三个亲儿子,七个干儿子。

这两个撒手锏,生动地诠释了百丽“渠道为王、多品牌致胜”的发展战略,既把百丽捧上了云端,又狠狠地把它摔到地上,流星般的荣耀过后,便是卖身自救的难堪!

1992年在深圳成立的百丽,十五年后,登陆香港股市,当时市值高达670亿港元,一举超过380亿港元市值的国美电器,成为港交所内地零售市值王,随后几年,市值更是超过1400亿港元,一时间风光无两,被冠以“鞋王”的美誉。

从2010年起,百丽开足马力开店,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大陆跑马圈地,几乎承包了大陆一二三线城市的百货商场的鞋类柜台。

2010到2012的三年时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量都在1500到2000家,更狠的是,百丽通常是包下百货商场一楼鞋类专区一半的空间,开设店中店或专柜,让百丽品牌家族发挥人多势众的优势,将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一网打尽,分散单一品牌经营风险之余,最大限度地排挤竞争对手,同时也能从百货商场拿到更多的支持,一举多得,难怪百丽对开新店狂热得像个宗教分子。

几年的扩张后,百丽的零售网络覆盖了全国300座城市,密密麻麻的一片,就像一张蜘蛛网,将渠道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商场,百丽品牌家族的鞋子总是占据着最显著的位置,在二三线城市的中高档商场处于垄断地位,让竞争对手没有丝毫的脾气,“鞋王”的叫法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截至2016年四季度,百丽在中国的零售网点高达20716家,其中13062家为鞋类店铺,这个还只是这两年多拼命做减法,关了几千家店的结果。

除了疯狂开开开外,百丽的另一个拿手好戏便是买买买。买什么呢?就是买同类企业与品牌,壮大自己的实力,男女通吃,坐上了鞋业头把交椅。做行业老大,名利双收,谁不心动?

百丽在香港上市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多品牌发展的战略,鞋类方面已经拥有6个自有品牌,以及2个服装代理品牌,百丽品牌家族初具规模。

上市之后,口袋有钱了,百丽迅速出击,掀起了收购的浪潮。因为百丽承诺:将从股市中圈来的86.6

亿元的31%,也就是26.8亿元,用于收购。

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言而有信,盛百椒主导下的百丽,在收购,扩张方面,却是说到做到,而且砸起钱来一点也不心疼!反正又不是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来的,干嘛要抠抠搜搜的?一回比一回壕,岂不是更爽?更能征服对手和猎物?

上市几个月后,百丽就雷霆出击:8月, 花了3.8亿元,收购了卢森堡品牌斐乐;10月,以6亿元的代价,收购中港澳妙丽品牌; 11月,拍出16亿元,一举拿下有男鞋之王称号的森达,得到了森达集团旗下5家鞋业子公司及若干资产和商标,填补了男鞋的空白,完成了双剑合璧,实现了男女通吃。

2008年,百丽耗费15.74亿港元,收购了美丽宝公司,旗下品牌包括美丽宝、真美诗等。

2011年,百丽并购了广州亿利来集团旗下两大童装品牌凯蒂猫、迪斯尼,百丽把触角伸向童鞋领域。

2012年,百丽宣布出资8.8亿元,收购大步公司的全部股权。大步公司是耐克、阿迪达斯的经销商,拥有600家自营门店,资源优势较强。

奉行渠道为王的百丽,为什么一定要收购大步公司?很简单,百丽也是耐克、阿迪达斯的代理商,两者的业务高度重合,大步公司对于百丽来讲是一块肥肉,一口把它吞下,眨眼间就多出了600家自营门店,进一步打开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新兴社区的庞大市场,这是多好的事情呀!尽管收购代价不菲。但对于盛百椒来说,凡事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都不是事。

2013年,百丽耗费了7亿元,收购知名品牌运营公司龙浩天地及其附属公司的所有股份。龙浩天地不仅拥有圣伽[ga]步、添柏岚等品牌,在国内有600多个销售网点,其中200多个为直营店,多位于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和机场。

龙浩天地在男鞋领域的地位与百丽在女鞋领域的地位旗鼓相当,又具有多品牌、多网点的优势,这正是百丽梦寐以求的男神,简直是心头肉,把它收了,女鞋之王、男鞋霸主的宝座,都落入百丽的手中,就可以趾高气扬地称霸中国鞋业武林,攫取最大化的利益,这才是百丽的梦想啊。花这点钱,实在是太划算啦!

同年,百丽斥资9396.3万美元,收购日本巴罗克公司约31.96%股权,进军女装市场……

自此,百丽组成了庞大的品牌家族,旗下拥有百丽、思加图、真美诗、他她、森达等13个自有品牌;还代理了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匡威等7个国外一二线品牌。百丽连续12年在中国女鞋销售中居榜首。

百丽通过股市圈来的庞大资金,组建了国内鞋业首屈一指的品牌家族与销售渠道,在王者宝座上翘着二郎腿,傲视群雄,未来理应一片光明。

然并卵,心无敬畏的贪吃蛇百丽的胃口根本消化不了它的野心,十分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汉语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它吃得越多,通胀得越厉害,病得越严重,垂死挣扎了三年后,终究敌不过命运,活生生地被自己的欲望噎个半死,不得不“卖身”自救,叱咤鞋业的风云人物邓耀,以及他的黄金搭档盛百椒,黯然退场,成了反面教材的主角。

欲望,是进步的发动机,但超出自己能力的欲望,却是一个魔鬼,跟“和平宗教”一样邪恶!凶残地把你生吞活剥,也算是对心无敬畏者的大赏!

有钱任性,无知者无畏,焉能善终?

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明了自己的渺小;唯有认知到自己的渺小,心底才有敬畏,才能干出伟大的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