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產業轉移加速,今年貿易順差下降,「中國製造」何去何從?

世界產業轉移加速,今年貿易順差下降,“中國製造”何去何從?

中國製造需要向中高端挺進

由於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資源環境成本上升,成本驅動使中國一些地方製造業近幾年加快向東南亞、南亞、非洲、北美、南美轉移。這是中國不得不面對的產業經濟挑戰!

另一個數據也可以佐證這個變化!中國出口順差今年1至4月份減少了24%,5月份減少了27%,這說明這一輪產業轉移速度是非常快的。

現在我們到美國的超市去看,現在服裝鞋帽,到日本的優衣庫去看,優衣庫的紡織服裝來自中國的已經寥寥無幾,變成了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生產的產品,就是承接第五輪產業轉移的這些新興市場國家。

換句話說,中國製造的高端部分既要面對美日歐盟(尤其是美國)的高科技產品的挑戰,而中低端部分的對手增加了變化了,變成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孟加拉、越南和美洲的巴西等國家!

形勢緊迫,中國必須加快產業邁向中高端,和這些國家形成產業分工上的錯位發展,中國才能可持續發展。

中國製造和中國經濟必須重塑!

要使中國在全球新一輪產業轉移中立於不敗之地,首先要保!就是必須具有第五輪產業轉移中的產業接續能力,形成更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其次是提!我們必須加快向產業的中高端邁進,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中國製造2025計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高產品競爭力,這樣才能迎來未來更廣闊的市場。

此外,還要讓消費迴流,讓中國的消費者樂意買中國產品。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很長一段時間意味著是地攤貨,後來商品質量有所提高但都是貼牌生產,需要出口到境外再買回來。現在中國人在海外的消費和購買拉動日本經濟,拉動韓國經濟,拉動了俄羅斯經濟,等等。這是龐大的消費群體,中國人一方面買了人家的商品,一方面還被一些國家一些人譴責。

所以,要支持中國製造,讓我們的產品真正夯實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首先就要我們必須有好的產品,長期下來就能讓國民消費迴流,也能讓中國製造真正與美國產品、德國製造等並駕齊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