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嘉诚:他留下了这样的为商之道

再“见”李嘉诚:他留下了这样的为商之道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宗棠原语,李嘉诚一生的座铭佑

文/华祥名(ID号:hua-mt)

90岁的李嘉诚,现在终于可以歇歇了!

昨天,长和发布由李嘉诚个人签署的公告称:“本人决定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下公司主席之位,并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回望过去,本人由1950 年创业开始,1972 年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于过去68年间,一直带领长江集团稳步发展,经内部增长及收购合并,积极拓展业务及收益多元化与全球化,并适时作策略性检视以及重组,尽心尽力为股东争取最佳利益及回报增值,本人衷心感谢各股东多年来对本人的支持及信任。”

生于1928年7月的李嘉诚,今年已90岁,他1940年逃避战乱前往香港,十二岁丧父独自谋生,12岁开始工作,79年的工作生涯。1950年创业,1972年上市,发展至今天的长江集团。

他的一生,可谓浓缩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上百年几代人的历史,从一穷二白到跨界超人,进化的跨度之大,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思考与精神财富……

他一生接受记者访谈无数,但每次都会向记者这样强调:无论你怎么写都可以,但关键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广东潮汕出生的他,一生都讲究合作共赢,甚至自己赢得少一点,合作一个生意,赚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诚跟几大巨头,一直是合作大于斗争,起码明面上,里里外外都和和气气。

曾在香港和一大批企业家被李嘉诚深深感动的冯仑,曾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李嘉诚对他们的尊重和周到,并且感概:“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就是他的软实力。他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他让每个人都舒服。”

李嘉诚今时今日的地位,对香港经济举足轻重,一举一动都惹人注目,每当市场传出李嘉诚入股某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无不三级跳,跟李嘉诚买股,往往成为散户发财的捷径,这一切缘于他的人格魅力。

他曾多次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都是别人主动找我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可见信誉就在行动里。”“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因为已经知道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会做。”“我一生的原则是不会去赚最后一个铜板,最后那分钱,要很小心。”

在李嘉诚的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凝聚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诚则将其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毫无疑问,财富是他信仰结出的硕果,有人称他毫无疑问是“一个生活在人世间却在凡人之上的超人”。

他自称三个儿子,除了两个是他亲生的外,另外一个就是“李嘉诚基金会”。

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诞生于1980年。

为了弥补曾经自己少年失学和父亲因病无钱治疗而早逝的缺憾,他决定成立专业化持续运营的慈善基金会,并为其确立三大核心策略:培育奉献文化、推动教育改革、支持医疗发展。

至今,李嘉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捐资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长江商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启动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广东成立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捐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在剑桥大学捐建李嘉诚中心,以及众多希望小学等等项目……

2012年5月25日,李嘉诚首度公开了自己对财富和事业的传承计划:其庞大家族企业“长和系”超过40%的股权,以及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能源35%的股权,将移交给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将获得“超过其现在身家数倍的资金支持”。

同时,他再次明确了“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将获得自己1/3的资产。

按“福布斯富豪榜”公布资料显示,这笔1/3的资产规模高达100亿美金之巨,也是华人社会最大规模的私人公益慈善基金。

2007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评出当年全球最有影响力人士,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家”一项分别给了东西方两个最富有的人——一个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个就是李嘉诚。

但相比教育、医疗等实际的慈善贡献而言,李嘉诚对慈善事业更大的贡献还在于:他当初对基金会确定的另一个目标,也是被他排在首位的目标——“培育奉献文化”:鼓舞和引领越来越多有力量的人在成就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

李嘉诚的一生无不体现了中国商人所应当坚守人生信条:广结善缘,以和为贵。

自创办汕头大学以来,他每年都要去学校做毕业典礼的演讲。梳理李嘉诚每年前往汕头大学毕典礼的演讲,其中讲到最多的就是:良知,谦恭,感恩。

2017年7月3日,是李嘉诚最后一次去汕头大学演讲了。(他昨天说以后每年这样演讲将由他的继任者李泽钜担任)。那次毕业典礼演讲,他这样在台上最后这样声情并茂地说道——

想和大家分享我与一位多年在汕头大学服务的老师的对话。

当我感谢他多年孜孜不倦培育学生时,老师引用王阳明一语:“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良知是成就尊严和有存在意义的明灯。”

各位同学,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怀着谦恭、感恩的心,以信心和想象力追求一个开放、进步的世界,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成为真正的舞者。

《涅槃经》有语:“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吕语集粹·存养》亦云:“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公司,一个家庭,假如能真正做到以和为贵,广结善缘,又何愁财气福气不会源源而来?!

自“长和”帝国始,如果中国的财富与商业文化,能进入一个以和为贵——安心拥有——顺利传承的正常轨迹,则不单是李嘉诚之幸,亦国之幸。

新闻链接

李嘉诚致员工的一封信:真心感恩这46年漫长岁月能有这福分与你们并肩驰骋

亲爱的各位同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决定。我将会在5月10日股东大会后正式退任集团主席之职,在集团已工作33年的李泽钜将出任主席,和各董事们继续服务。

1940年逃避战乱来到香港,十二岁开始了79年的工作生涯。1950年创业,1972年上市,发展至今天的长江集团。

回望过去,置身全球性的改变中不新发展,历程毫不容易,充满了挑战与竞争。真心感恩这46年漫长岁月能有这福分与你们并肩驰骋,为公司创造价值、服务社会,这是我莫大的光荣。一点一滴,尽在心头。

“稳徤中求进步”是我们的主轴,敏锐的直觉是我们的动力,加上32万3千多位同事勤奋敬业的精神,我对集团未来充满信心。

往后,我在担任集团资深顾问的同时,将全力投入基金会的工作,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襄助社群推动重要的改革。

天地之间,至块无息!再次感谢大家多年同行,爱护与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