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爲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您說的猛踩油門大於1秒的延遲應該是自動變速箱邏輯問題,而不是增壓遲滯。

增壓遲滯主要表現在低轉速時發動機轉速攀升比較慢,到了增壓開啟的轉速區間又感覺轉速攀升明顯加快。在油門上表現為一開始覺得踩不動,過一會突然又變的很猛。

但是那您所說的突然地板油變速箱反應很慢並非這種情況,自動變速箱的車子突然地板油一般轉速並不會攀升,過一小會以後變速箱連續降檔才開始動力輸出。

首先,在開啟講解何為渦輪遲滯之前,你必須知道什麼是渦輪增壓

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工作是會排出多餘的廢氣,渦輪增壓就是在排氣道里增加一個渦輪。一旦有廢氣排除,渦輪就會轉動(但記住,轉動並不代表工作,註釋1詳解),而與此同時同軸且位於進氣道的葉輪也會跟隨轉動,葉輪就將空氣壓縮進了氣缸。壓縮進氣的流速是與排氣的流速成正比的,而排氣的流速是與發動機的轉速成正比的,因此發動機的轉速越大渦輪增壓的的效果也就越強。

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為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為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

註釋1:渦輪一直在轉動,自打發動機工作就動,但不代表渦輪工作,一些媒體老師可能經常用xxxx rpm渦輪介入等等臺詞去評車,但是,這是個完完全全錯誤的說法, 因為發動機開始運轉,渦輪就介入了。那問題來了,渦輪什麼時候開始正式工作呢?請看下圖。(彆著急關文章,圖看著複雜,其實我想說的很少)

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為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這張圖橫座標是發動機轉速,縱座標是扭矩。只看兩條線,一條是紅色虛線,也是我們經常在汽車宣傳冊上看到的那個有平臺期的扭矩曲線,另外一條是紅色實線,是我們理想狀態下把渦輪扔掉,只剩自吸的扭矩曲線。

狀態1:在一般緩油門巡航的狀態下,ECU判定此時無需“渦輪介入”,此時你的扭矩曲線就是紅色實線的狀態,洩壓閥漏氣ing,即使此時已經3000rpm、4000rpm也不需要“渦輪介入”。(一般高速巡航即使轉速高,其實渦輪也沒工作)

狀態2:在大油門狀態下,ECU判定需要強勁的動力 ,此時你的扭矩曲線就是紅色的虛線的狀態,與此同時洩壓閥全關保證渦輪上勁兒,上圖可以理解為1750rpm就達到最大的渦輪增壓值。

------------------------------------------------------------------

OK,言歸正傳,下面來聊聊具體什麼是渦輪遲滯

在我看來,渦輪遲滯就是當我大油門狀態突然收油,再給油的這麼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洩壓閥是經歷了先關閉(大油門),再打開洩壓(收油),最後再關閉(重新給油)的過程,由於這個過程不是瞬間完成的,是需要時間的,因此這個動作可以稱之為渦輪遲滯。

此外,也有一些人認為平緩加速的過程中(油門力度不變),變速箱升擋,轉速會發生回落,恰好回落到了起壓點之下。比方說3000rpm是起壓點,升檔回落至2000rpm,再從2000rpm到3000rpm這個轉速攀升的整個過程就稱之為渦輪遲滯。按照這個邏輯來講,起壓點越高,那渦輪遲滯就越明顯。

總之,無論是加速收油再加速,還是變速箱升擋導致轉速回落再攀升等等,都是渦輪從工作到停止再到工作的過程。換句話說,可以理解為渦輪重新建立正壓的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渦輪遲滯。

自動變速箱和發動機出色的協同標定成為解決感官上渦輪遲滯的關鍵

打個比方,我駕駛手動擋車型突然收油或者剎車,然後再加速,此時只能通過踩油門來慢慢的等待轉速攀升,直到能達到起壓點,而這個過程就會發生明顯的動力衰減,也就是渦輪遲滯。

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為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另外一種情況,我駕駛自動擋車型(AT/DCT)突然收油或者剎車,然後再加速,此時當我深踩油門,節氣門開度增大,變速箱判斷降擋,轉速立刻達到起壓點,這個過程如果變速箱動作快,那麼幾乎感受不到動力衰減,也就減少了渦輪遲滯。

別被忽悠!聊渦輪遲滯的那些事,猛踩油門,為什麼超過一秒延遲?

有人說CVT呢?由於CVT是無級變速箱,因此實際效果可等效為手動擋掛在固定擋位,也就容易出現渦輪遲滯了。所以說,渦輪增壓配CVT的車子渦輪遲滯還是比較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