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啥子时候铁路电工也用上这种高科技了”,近日,在彭水电力工区旁一位过路的老大爷惊讶的问道。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图为无人机翱翔蓝天

当日早上8点,由重庆供电段电力维修车间、水电技术科和黔江供电车间职工,对保铁线(保家楼变电所至彭水配电室)电力线路进行集中修前调查。该区段线路所处地域道路崎岖、山高林密、线路复杂,该段电力维修车间于是出动了无人机对线路进行巡视。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图为无人机操作现场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图为无人机操作现场

修前调查是对计划检修的区间进行“杆杆到位”的巡视。主要是检查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统计缺陷数量,准确的提报检修材料计划,特别是针对检修的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其次是熟悉检修路径,便于检修中材料、机具的搬运。所以集中修能否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修前调查起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像保铁线这样置于大山中的线路,用无人机检查带电设备是非常有用的。因为线路挡距跨度较大,电杆多为π 杆或杆高为十五米的电杆,肉眼根本无法看清带点设备在运行中的缺陷。无人机可以近距离的对带电线路进行拍照、录像,然后对拍摄的照片、视频进行分析。拍的照片能够清晰的看到电杆上的每一个金具,细微的缺陷也是一目了然,对隐患做到百无一漏。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图为无人机拍摄设备照片

保铁线长达13.318公里,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精确的对线路(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部调查统计清楚。该段黔江供电车间彭水电力工区副工长王作洋说:“今天的设备缺陷调查,无人机是我们最大的‘功臣’,发现了我们之前巡视无法看到的设备缺陷他就像我们的一对翅膀,颠覆了传统的徒步+望远镜的巡视模式地形地貌限制,机载的高清摄像头还能为我们提供高清的影视图像,让我们的电力线路线路巡视工作事半功倍”。

电力工装“翅膀”是什么概念,直接飞上电杆!

厉害了我的“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