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很多人都熱衷於買好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為車越貴越安全,但其實,大眾化的汽車經過長時間運行,本身的缺陷或者安全性故障基本上都已經被發現解決,正常行駛,發生事故的幾率是比較低的,所以,與其考慮車輛的安全性,不如注重人的因素來得更實效。在此,交警蜀黍推薦防禦性駕駛的五大原則,或可讓大家把車開的更安全。

第一原則:預估風險

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正所謂,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遭遇風險的幾率都會存在,更別說是開著車,很多時候事故的發生,正是沒有提前預估風險,導致沒有反應的機會。比如說看到前方有路口,前方是住宅區、學校或者人員密集的地方,要提前預估到可能有行人或者車輛突然竄出,等等,這就是預估風險。當然,除了這種情況,在行車的任何時候,都要對接下來的行車路程作出風險預估。

第二原則:放眼遠方

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很多人在開車的時候,眼睛只是盯著自己所駕駛車輛的正前方,但其實正確的做法的是,無論是在跑市區道路還是高速,視野應該放在更遠的地方。反之,當你在保持車距跟著前車的時候,如果只是盯著所駕駛車輛的前方,要是前車因前方有障礙物突然變道,而你則會因為來不及反應,或許撞將上去,抑或因緊急避讓而出現其他類型事故。

第三原則:環回視野

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環顧視野也可以說成是顧全大局,在觀察遠方情況的同時,環顧所駕駛車輛的四周情況,比如前方右邊有行人蠢蠢欲動的想過馬路,左邊有車輛蠢蠢欲動的想變道,你的側後方車輛與你所駕駛車輛的距離越來越近等等,這些情況都要收入眼底,隨時作出應變的措施。

第四原則:留有餘地

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高速上每隔一段路都有車距提醒標誌,可見在行車過程中車距對安全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保持足夠的車距,即使你做到了前面的三條,根據人所需要的反應時間,在一定的車速條件下,也是無法馬上做出合理、安全的反應動作,更多情況下,會慌亂採取錯誤的補救措施。

第五原則:引人注意

防禦性駕駛,這五大原則最重要

在行車當中,即使自己能把車開的賊棒,也難以抵擋其他人的二貨技術。很多時候,周圍其他車輛的駕駛員會因為在聊天或者在看手機,或者分神,而導致事故發生。因此,在發現周邊車輛出現不尋常的情況時,要及時提醒。另外,在雨霧天氣,要合理運用燈光來警示其他車輛注意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