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5月25日,工信部發布《關於2017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的報告》。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圖為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公告

報告顯示,工信部將發放2017和2016年新能源車補貼,共189.7億元,其中2016年應清算補助資金123.33億元,2017年為66.41億元。下面以2017為例,盤點如下:

安徽省

由下圖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新能源領域三家分晉,奇瑞、江淮和與長安三足鼎立。江淮汽車獲得的補貼遙遙領先。此外長安汽車在合肥的分公司也獲得了1.05億新能源補貼。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安徽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江淮和大眾汽車合資建廠,第一款量產車已經上市。此外江淮還與蔚來汽車合資建廠,第一款量產車江淮蔚來也已經量產銷售,預計2018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會更好。

北京市

在北京的車企中,北汽母公司和北汽新能源兩家企業,總共獲得了16.8億新能源政府補貼,其他企業獲得的補貼都在1億以下。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北京市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第四季度,北汽新能源將要獨立上市。此外,奔馳在華的新能源車型,全部由北汽代工,北汽新能源值得看好。

福建省

由下圖可知,福建省的新能源補貼依然是一家獨大,金龍汽車佔據絕對的優勢。

據統計,金龍汽車總共獲得了1.2億國家補貼,較上一年有所縮水。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福建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廈門市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廣東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工信部給出的補貼名單中並沒有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的旗幟,沒有比亞迪總是有些遺憾。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廣東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而廣東的另一家車企廣汽僅僅獲得了19萬元的新能源補貼,甚至比不上一些小公司。廣汽確實需要再接再厲了。

河北省

河北省還是長城一家獨大,但是長城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2017年長城汽車僅僅獲得一千多萬的新能源汽車補貼。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河北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長城汽車要與寶馬合資,而且長城也在規劃自己的新能源SUV,預計2018年內推出。

河南省

2017年,宇通客車的銷量略有下滑,但是依然拿到了4.8億的新能源補貼。鄭州日產也在發力,拿到了4千萬的補貼。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河南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隨著合資車政策放開,加上日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多年耕耘,鄭州日產值得看好。

湖北省

談到湖北省,就不得不提東風。2017年,東風多條產品線,僅僅獲得一億的補貼額,主要原因還是乘用車銷量略低。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湖北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東風和比亞迪、寧德時代達成合作,預計2018下半年,東風會在新能源汽車發力,我們拭目以待。

湖南省

根據統計,2017年江南汽車獲得了5545萬政府補貼,而湖南中車僅僅獲得了3478萬元補貼。傳統汽車行業往新能源領域靠攏,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湖南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江蘇省

2017年整個江蘇省拿到了2.3億政府補貼,江南汽車佔了將近1.9億,此外金龍汽車佔了2810萬,亞星佔了1785萬。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江蘇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隨著補貼退潮,對於江南汽車這種生產低能量密度電動汽車的企業可能是個打擊。

江西省

根據統計,整個江西省獲得新能源補貼總共10.6億,江鈴一家佔了10.5億。這與江鈴汽車提前規劃新能源汽車產品路線有關。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江西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4月30日江鈴新能源全新品牌“易至汽車”首款純電SUV車型E400於南昌車展上市。從微型車到SUV,江鈴新能源的產品線已經很成熟了,我們有理由看好江鈴新能源。

重慶市

2017年重慶市總共獲得了4.65億政府補貼,長安佔了4.3億,力帆汽車僅有3600萬。

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發佈了長安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計劃”,規劃在2020年成功打造“大、中、小”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進入2018年,長安新能源銷量大幅上升,漲幅超過兩倍以上。

寧波市

不得不說,掙個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車靠寧波吉利。吉利汽車去年獲得國家補貼5.7億,這個數字中規中矩。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重慶市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浙江吉利頻頻有大動作,先是入股戴姆勒,接著又推出領克新能源產品,不得不說,吉利的未來一片光明。

山東省

2017年,中通客車的利潤縮水嚴重。整個山東省獲得國家補貼1.24億,其中中通客車佔1.23億,還是屬於一家獨大,鮮有對手。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山東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上海市

從下表看,整個上海拿到了5億左右補貼,上汽一家佔4.8億,作為國內乘用車的巨無霸,上汽的地位至今沒有車企撼動。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上海市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8年,上汽新能源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榮威ERX5銷量一直不錯,最近又上市了eMG6,今年前4個月,上汽新能源累計增長率超過100%,上汽新能源的前景依然也值得看好。

四川、內蒙古、遼寧、吉林、天津

這些省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得到的國家補貼也相對較少。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四川省車企獲得補貼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內蒙古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遼寧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吉林省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2017年各地車企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盤點

▲上表為2017天津市車企獲得補貼詳情

還有些企業傳統工業基礎雄厚,比如天津一汽,但是因為轉型比較慢,新能源汽車市場得不到消費者認可,表現也每況愈下。

從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伴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合資道路,比如長城寶馬、江淮大眾。但是也有企業會在競爭中失去優勢,逐漸被淘汰。隨著國家補貼的減少,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文章來源:VehicleTrend車勢;作者:薛聖

本文由VehicleTrend車勢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作者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