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第23期(2018年4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授奖辞:胡品选的《兄弟》,以心怀宿怨的兄弟两家,清明前在父母坟头的祭拜巧遇,相见无笑泯恩仇,呈现了亲情的难割与血浓于水的传统力量。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兄 弟

文/胡品选 朗诵/万一

离清明还有三天的休息日,天没亮强胜就开着车携妻儿往五百公里外的老家赶,打算给爹娘上过坟,就折身回城。

许是离家太久的缘故,这些日子他老是做梦,梦里有爹娘有哥嫂有童年的玩伴,乱乱的总睡不踏实。妻说,快清明了,是故乡在唤你回去。强胜说,也是。

自打爹入土为安后,十年了他很少回家,说是回其实跟做贼似的躲躲闪闪。与家乡的陌生源于他和大哥的宿怨。不知这辈子兄弟间可有和解的机会。

下车走大约一百米,翻过一道坡,就看见爹娘的坟茔。意想不到的是,坟山边大哥一家正在祭扫。他只好硬着头皮过去,面对这非常尴尬无奈的遇见。

侄儿在坟头上插花,见他们过来招呼了声,他的孩子也喊了大伯大妈。强胜应了声,往石碑前走,大哥蹲着摆放祭品,他也把带来的祭祀物拿出。蹲在大哥身边,看到了大哥花白的头发,才想起大他十岁的大哥真的老了。

烧了冥币放过鞭炮就是磕头,大哥一把扯住儿子说,你退后一步。兄弟俩一起朝爹娘叩拜,大哥边叩边喊:“爹!娘!快来拿钱用吧。今年胜儿也回来给你们送钱啦。你们放心好了,咱兄弟还是兄弟,变不了。”强胜听得心里一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祭扫结束,大哥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拉着高音喊,都到家门口了,就不能吃了饭再回?语气还如他小时候一样令人生畏。他与妻对望一眼,没有说话,跟在大哥的身后,撵了过去……

(责任编辑:李慕云 终校:袁志英 制作:四季芳 535字)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获奖感言:

我结识在场微散文时间不长,这次获优秀奖的《兄弟》,是我投的第二篇文章。

之前,广西的一位文友向我推荐了在场,当时正值春节,琐事多,没有写稿的动机,但我开始关注这个平台,偶尔给一些微文留言,学习他们的经验。在这里我要感谢广西文友的推荐。直到三月份我才参加了”原乡”主题的征文,投了第一篇文字。

写作《兄弟》,来自于我对亲情家庭的关注与思考,也是从阅读中获取的灵感与启发。现实的生活丰富多彩,斑斓崎岖,如何处理如何面对,是每个家庭成员无法排斥的事实。家的万事兴。我坚信这个古老的俗语。所以,要用温暖的文字去表现这样的场景,看来,这个方向我选准了。

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关注时代,是每个写作在场的人,能够写好在场散文的基本要素。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也愿用这点思考与各位共勉。

再次感谢在场平台,感谢在场各位老师及后台群体,感谢关注在场所有的人。向你们表达真诚的致敬,道一声辛苦!

在场微散文作者参赛主题:遇见

世界很大,宇宙无限,我们只是一个飘忽的点。所谓轨迹,不过是经过的痕迹,不能说明未来,更不能说明发现。发现在你遇见的瞬间,是主体对客体的洞见。佛家说,所谓缘,就是在因果途中的遇见。因此,遇见与发现,是最直接、最可靠、最生动的在场,是我们与世界最珍贵的缘。

但是,世界的大,决定了遇见的难。电影《向左向右》主题曲《遇见》中有这样的词:"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是的,未来充满变数,遇见是一个偶然,发现更是近乎苛刻,不仅需要缘,还要靠主观的条件:知识、智慧、努力、机缘。

用你本真的语言,呈现你的遇见,表达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你与世界的缘。当然不要忘了意义,要跳出小我,紧贴时代的脉搏。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作者简介:胡品选,生于安徽宿松县,安徽农垦工人,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多年,写作体裁广泛,有作品发表在各级报纸杂志网络及微信公众号上,在相关的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主播简介:万一,在场主播,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有长期主持与表演教学经验。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胡品选《兄弟》——讲述亲情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